一、诊断
(一)诊断要点
1.病史:本病的发生与吸烟、饮烈性酒有一定的关系,据统计,80%~90%的本病患者有吸烟史。此外,与长期接触石棉等有害粉尘及大气污染也有关。
2.症状:喉癌因肿瘤侵犯的部位、类型、大小以及病程长短而临床表现不一,常见症状如:声音嘶哑,咽喉部感觉异常,咳嗽,疼痛,呼吸困难,肺部感染。因为癌瘤发生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并不完全一致,分述如下:
①声门上型:一般分化较差,生长较快,同时由于该区淋巴管网丰富,常易向上颈深淋巴结转移。早期症状仅为咽部不适感或咽部异物感。随病情发展可出现咽喉部疼痛,有时疼痛剧烈。可向同侧耳部放散。有时痰中混有血液。当压迫或侵及声门时可出现音哑,但出现较晚。
②声门型:分化常较好,生长慢。该区淋巴管少不易向颈部转移。主要症状是声音嘶哑,并逐渐加重。肿瘤增大可出现喉性呼吸困难。
③声门下型:该区较为隐匿,不易被发现,早期可无症状,以后出现咳嗽、血痰。当声门被肿瘤占据时,常有呼吸困难。
3.体征:颈部淋巴结肿大,常在上颈部、下颌角后方扪及包块。
4.实验室检查:病理细胞学检查:痰细胞学检查设备简单,但阳性率高低还取决于标本质量和送检次数,一般送检4~6次。局部细胞学涂片,病理活检细胞检查能助诊,而病理活检对喉癌的确诊和分型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鉴别诊断
1.声带小节及息肉:皆好发于声带前1/3中1/3交界处,呈灰白色小米粒大,表面光滑,带有蒂,随呼吸活动,常为双侧对称性生长,基底充血。主要表现为音哑。
2.喉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主要症状为喉痛和音哑,喉镜检查可见喉黏膜苍白水肿。
肺X线摄片,痰结核菌检查和活检可助鉴别。
3.喉乳头状瘤:通常不引起声带活动障碍,需靠活检最后鉴别。
4.喉角化症及白斑症:多发生于声带游离缘,表现为白色和粉红色斑块,有长期音哑,应取鉴别。
5.喉梅毒:多见于喉的前部,常为溃烂破坏组织较多。表现为音哑、喉痛不明显,有性病史,血康-华反应阳性,可活检确诊。
6.喉淀粉样变:临床表现轻度音哑,有时为喘鸣样呼吸不畅,病变好发于声门下喉前部,亦可在室带、声带发病,呈单发或多发性结节,或粘膜弥漫增厚,声带甚少固定,病程较长,病检淀粉样蛋白刚果红染色阳性,弥漫性病变对皮质激素敏感。
7.Wegener氏肉芽肿:临床表现为音哑,喉部溃疡,继发感染,常伴发呼吸困难,病理组织为坏死性肉芽,脉管炎及散在巨细胞和炎性细胞浸润,常有肺肾病变,病检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