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综合治疗

三、综合治疗

(一)中医治疗

1.辨证论治

【实证】

(1)痰气凝结证

治法:理气化痰,软坚散结。

主方:海藻玉壶汤或涤痰汤加减

常用药:海藻30g、昆布15g、贝母15g、半夏10g、青皮6g、陈皮10g、当归15g、川芎10g、连翘10g、南星9g、枳实12g、茯苓15g、石菖蒲30g、竹茹15g。

胸闷憋喘者可加厚朴、苏梗、代赭石、车前子等宽中理气,降气通利;有痰瘀化热之象者,加黄柏、栀子、丹皮、泽泻等清热利湿。

(2)痰瘀壅滞证

治法:行气化痰,活血化瘀。

主方:大七气汤

常用药:瓜蒌20g,薤白15g,半夏15g,青皮10g,陈皮12g,桔梗12g,藿香12g,桂枝10g,桃仁12g,红花10g,香附10g,蒲黄12g,五灵脂12g,夏枯草30g。肿块明显者加鳖甲、穿山甲、生龙牡等以软坚散结;疼痛明显者可加柴胡、延胡索、穿山甲、全蝎、蜈蚣等疏肝活血,搜剔络道;瘀血明显,舌质紫暗,脉涩者可加莪术、三七、地鳖虫等加强活血化瘀力量。

(3)湿阻中焦证

治法:健脾除湿,理气化瘀。

主方:除湿汤合木香枳术丸加味。

常用药:苍术12g,厚朴10g,陈皮10g,藿香10g,半夏10g,枳实10g,没药10g,云苓15g,丹参30g。气短胸痛者可加厚朴、半夏、瓜蒌、檀香等宽中理气止痛;隐隐疼痛者可加丹参、没药、蜂房等活血化瘀;病程久者可黄芪、三棱、莪术等以扶助中气、化瘀散结;胃纳不佳,腹中胀满者加鸡内金、神曲、山楂等健脾和胃。

【虚证】

(1)脾虚不健证

治法:补中益气,健脾升清。

主方: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30g,黄芪30g,白术15g,山药30g,当归18g,陈皮12g,莲子肉30g,薏苡仁30g,砂仁6g,桔梗12g,白扁豆15g,白茯苓18g,升麻12g,柴胡12g。食积不运,脘腹胀满者可加谷麦芽、山楂、神曲等健脾助运,导其食滞;食欲减退、口干咽干较甚者可加沙参、麦冬、玉竹、生地、石斛等滋养胃阴。久病气血两虚证见面色恍白,者可重用黄芪、党参、当归,加阿胶以补养气血。

(2)阴虚痰热证

治法:滋阴清热,解毒软坚。

主方:消瘰汤加减。

常用药:玄参12g,川贝12g,生牡蛎12g,全瓜蒌10g,薤白1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10g,半枝莲15g,青陈皮各10g,海藻10g,昆布10g,当归10g,全蝎6g,白花蛇舌草30g,紫花地丁10g。肝气郁滞加柴胡、香附、青皮等;痰多瘀络者加半夏、白芥子等;腰膝疼痛,午后潮热者可加龟板、熟地、女贞子滋阴清热;腰脊酸软者可加续断、补骨脂、狗脊等补肾壮腰;若病久阴损及阳,阴阳两虚,兼有神疲,怯寒怕冷者,可加仙灵脾、鹿角霜、紫河车、附子、肉桂,或服用鹿角胶丸等。

2.中成药治疗:西黄丸:口服,1次3克,1日2次。

平消胶囊:口服,1次4~8粒,1日3次。

3.药物外治方法:纵隔良性肿瘤外用敷剂:干蟾皮、防己、元胡、血竭、乳香、没药、冰片、牛黄等精制成外用剂,湿敷,每日2~3次。

热敷消癌散:壁虎、泽漆、华蟾、三七、黄芪、当归、熟地等精制成外用剂,湿敷,每日2~3次。

华蟾猫眼草:华蟾30g,猫眼草30g,红花15g,独活15g,羌活15g,水蛭15g,土鳖虫15g,当归15g,川乌10g,草乌10g,透骨草15g,乳香10g,没药10g,皂矾10g,莪术15g,三棱15g,元胡15g,甘遂(炙)10g,商陆15g,干姜15g。研粉装入布袋蒸30分钟,后洒酒50mL。布包外敷于癌灶相应部位,每次30分钟。

4.中药专方疗法:瘿瘤神方《红炉点雷》:海带30g,海藻30g,昆布30g,海浮石30g,紫背天葵60g,夏枯草60g,连翘60g,贝母30g,桔梗30g,天花粉30g,皂刺15g。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服。

一支箭方《外科瘤学心镜录》:白及4.5g,天花粉3g,白芷3g,牙皂3g,金银花5g,乳香3g,半夏3g,川贝3g,穿山甲4g,当归4g,甘草1.5g。上药共为细末,生姜两片,水煎去渣,入黄酒一小杯中,分两次服。

夏枯草、牡蛎各30g,生地、丹参、昆布、海藻各12g,赤芍、玄参、桃仁、炒白术各10g,天龙2条。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丹参、红花、白术、黄芪、党参、淮山药各25g,清半夏、白芍、三棱、莪术、柴胡各15g。每日1剂,水煎服。随证加减。

石菖蒲、郁金、紫草、夏枯草、山慈菇、陈皮、茯苓、川芎、全当归、赤芍药、半夏、柴胡、石斛、功劳叶、莪术、沉香、紫豆蔻、鹿角霜、水蛭等。每日服1剂。

莪术10g,三棱10g,山慈姑10g,当归15g,木香10g,郁金10g,胆南星10g,牡蛎30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付,煮2次,早晚各服1次。

(二)西医药治疗

手术是治疗纵隔肿瘤的主要方法,除恶性淋巴源性肿瘤适用放疗外,绝大多数原发性纵隔肿瘤只要无其他禁忌症,均应外科治疗。即使良性肿瘤或囊肿毫无症状,由于会逐渐长大,压迫临近器官,甚至出现恶变或继发感染,因而均以采取手术为宜。对有包膜侵犯的恶性胸腺瘤应考虑术后放疗,恶性纵隔肿瘤若已侵入临近器官无法切除或已有远处转移,则禁忌手术而可根据病理性质给予放疗或化学药物治疗。常规照射结合立体定向适形放疗(stereotactic conformal radiotherapy,SCRT)可控制肿瘤生长,减轻压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