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综合治疗

三、综合治疗

(一)中医治疗

1.分证论治

(1)肝胆湿热证

治法:清利肝胆湿热。

主方:茵陈蒿汤(《伤寒论》)合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加减。

常用药:茵陈18g,栀子9g,大黄(后下)6g,黄连9g,黄柏6g,黄芩6g等。

疼痛较甚加延胡索、青皮理气止痛;腹胀较甚加木香、大腹皮行气除满;发热甚者加知母、黄柏滋阴清热;黄疸较甚加栀子、车前子(包煎)清热利湿。

(2)瘀血内阻证

治法:化瘀消积。

主方: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常用药:丹参30g,牡丹皮9g,桃仁10g,红花9g,莪术15g,三棱15g,八月札30g,岩柏30g,木香15g,穿山甲12g,白花蛇舌草30g等。

腹痛较甚加延胡索、徐长卿理气止痛;恶心呕吐加旋覆花(包煎)、代赭石(先煎)降逆止呕;肿块坚实加三棱、莪术活血散结。

(3)寒湿困脾证

治法:温中化湿。

主方:茵陈术附汤(《医学心悟》)加减。

常用药:茵陈12g,白术12g,熟附块12g,干姜10g,炙甘草6g,肉桂6g等。

脘腹胀满加苍术、厚朴健脾行气除满;呕恶显著加半夏、陈皮行气和胃;胁腹胀痛加柴胡、香附疏肝理气。

(4)正虚邪恋证

治法:扶正益气,化瘀消积。

主方:圣愈汤(《兰室秘藏》)加减。

常用药:生地10g,熟地15g,川芎6g,人参10g,当归10g,黄芪15g。

肿块坚实加三棱、莪术活血散结;面浮足肿加车前子(包煎)、猪苓利水消肿;呕血、便血加槐花、地榆炭、大黄粉(冲服)凉血止血;口干舌燥加生地、沙参、石斛滋阴润燥。

2.中药成药

西黄丸:每服3g,每天2次。用于各期胰腺癌正气未全虚者。

复方斑蝥胶囊:每服3粒,每天2次。用于各期胰腺癌患者。

平消胶囊:每服4~8粒,每天3次。用于各期胰腺癌患者。

康莱特注射液:每次200mL缓慢静脉滴注,每天1次,20天为1疗程,间隔3~5天,可进行下一疗程。用于各期胰腺癌患者。

华蟾素注射液:每次10~2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每天或隔日1次,28天为1疗程,用药一周后休息1~2天或遵医嘱。用于各期胰腺癌患者。

艾迪注射液:每次50~100mL,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每天1次。和放化疗同时应用时疗程和放化疗同步;术前和术后以及介入治疗每10天为1疗程;单独应用10天为1周期,间隔3天,2周期为1疗程;晚期恶液质病人30天为1疗程,或视病情而定。用于各期胰腺癌患者。

3.药物外治

蟾酥膏:用药前清洁疼痛部位皮肤,然后再将膏药帖上,每天1次,每24小时调换,7天为1疗程。用于胰腺癌疼痛患者。

皮硝120g,单层纱布包扎,敷脐部,融化后可换之。用于胰腺癌腹水患者。

大黄30g、朴硝30g,共研细末,大蒜捣膏和匀,外贴患处。用于胰腺癌腹部可扪及肿块者。

甘遂9g、砂仁9g,共研细末,取大蒜头捣烂,水调成湖,外敷脐上。用于胰腺癌腹水患者。

针灸疗法:

体针:足三里、中渚、内关、中脘。用泻法,留针15~20分钟,每日1次,2周为1疗程。用于胰腺癌疼痛较甚、恶心呕吐者。

体针:至阳、腕骨、足三里、中渚、大陵。用泻法,每日1次,2周为1疗程。用于胰腺癌黄疸明显者。

体针:天突、章门、中脘、涌泉。用泻法,不留针,然后加灸。每日1次,2周为1疗程。用于胰腺癌疼痛较甚者。

(二)西医治疗

1.手术治疗:早期胰腺癌可行根治性手术,但约80%的病人就诊时已属中晚期,无法作根治性手术。中晚期胰腺癌为了解除梗阻、减轻痛苦、减轻黄疸,常采取姑息性手术和减黄引流手术。胰腺癌手术切除率约15%,术后5年生存率约4%。

2.化疗治疗:大多数胰腺癌发现时已属晚期,病人一般状况较差,加之胰腺癌对化疗药物敏感性差,因此,化疗对胰腺癌的疗效有限。常用方案有FAM(5-Fu,多柔比星,丝裂霉素);SMF(链脉霉素,丝裂霉素和5-Fu);FAP(5-Fu,多柔比星,顺铂);Mallinson方案(5-Fu,环磷酰胺,甲氨蝶呤,长春新碱,丝裂霉素)。近年来,以新的化疗药健择和第三代铂类奥沙利铂为主的健择单药方案、GP方案(健择、顺铂)、GEMOX方案(健择、奥沙利铂)应用于临床后,显示出其独特的抗胰腺癌作用,可酌情选用。

3.放疗治疗:胰腺癌对放射线低度敏感,但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化放疗联合治疗可以提高胰腺癌的疗效,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主要适用于术后辅助治疗和晚期无发切除肿瘤的局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