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化学疗法
应用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程度不同的提高了各种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但是,由于耐药及化疗的毒副反应等因素的存在,影响了化疗疗效的提高,近40年来,中西医结合在化疗的增效及减毒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充分的证明了中医药在化疗的增效及减毒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得到了医学界的认同。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余桂清主任医师,以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根;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为理论依据,根据多年临床辨证用药经验,经对比验证筛选,创立“脾肾方”。具体药物为党参、白术、菟丝子、女贞子、枸杞子、补骨脂等。临床观察,采用脾肾方合并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术后患者669例,结果显示中药病例能顺利完成化疗,比对照单纯化疗组完成化疗率提高24%,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测定,中药组有不同程度提高,化疗组则未见提高或下降。303例远期疗效观察,1、2、3、10年生存率明显延长,通过实验亦证明了该药具有保护骨髓,提高免疫功能,增强化疗药物抗瘤效应,抗转移等功能。该药自1983年以来先后被列为国家重点攻关课题,国家“六、五”,“七、五”重点攻关课题,该药获卫生部生产文号,投入市场。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孙桂芝主任医师,选用补益脾肾、解毒抗癌中药,研制出“扶正防癌饮”,具体药物为黄芪、枸杞子、太子参、何首乌、藤梨根、草河车等。临床观察,采用扶正防癌饮合并化疗治疗晚期胃肠癌术后病人,证实该药具有增加化疗药物抗癌活力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并且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中64例胃癌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43%、82.69%、60%,47例肠癌患者则分别为95.74%、81.69%、72.73%,进而证实该药具有防止复发和转移的效果。实验研究发现,该药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提高或激活体内某些氧化酶及氧化还原酶等的活性,调节血清内微量元素的不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