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空记说法声如钟
除偶遇的陌生人,陆游记梦诗中还经常出现一类人物——老僧和老仙:
尘埃车马何憧憧,獐头鼠目厌妄庸。乐哉梦见德人容,巍巍堂堂人中龙。举头仰望太华峰,摄衣欲往路无从。忽然梦断难再逢,空记说法声如钟。
(《梦入禅林有老宿方升座或云通悟禅师也》)
西岩老宿雪垂肩,白石为粮四百年。喜我未忘山下路,殷勤握手一欣然。
(《记梦》)
夜漏欲尽鸡初唱,梦到神仙信非妄。泉流直舂碧涧底,松根横走苍崖上。徐行林际遇飞桥,峭壁惊涛临万丈。非惟履险足踸踔,已觉处忧神悄怆。空岩滴乳久化石,宝盖珠璎纷物象。鬼神惨淡疑欲抟,龙蜃蜿蜒谁敢傍?长眉老仙乗白云,握手授我绿玉杖。三生汝有世外缘,一念已断尘中障。虽云曩事不复忆,怜汝瞳子神犹王。何须更待熟金丹,从我归哉住昆阆。
(《五月二十三夜记梦》)
辽海曾从化鹤丁,百年尘土污巾瓶。万山深处遇行李,再拜起时如醉醒。绿树岩前开药笈,白驴背上指丹经。云霄平步寻常事,不用求方更解形。
(《夜梦遇老人于松石间若旧尝从其游者
再拜叙间阔老人亦酬接甚至云》)
梦中行卜居,道遇白髯叟。一面出苦言,戒我弃勿取。人之生实难,失脚堕虎口。我深感其言,解衣奉杯酒。岂知立谈间,得此直谅友。起坐心茫然,天阔楼挂斗。
(《二月晦日夜梦欲卜居近邑道遇老父告以不利欣然从之》)
如果说梦中的同龄朋友是做梦者人格外显的话,梦中出现的老僧、老道,则非做梦者本人的精神境界所能企及。这就是荣格指出的原型人物——智慧老人。这是一个处在集体无意识核心位置的形象。“老人一方面代表知识、反省、洞见、智慧、聪明和直觉,另一方面代表善意、助人为乐等道德品质。”[9]“智慧老人出现在梦中,伪装为魔法师、医生、牧师、老师、教授、神父,或者拥有权威的任何其他人。以人、怪物或者动物形状出现的精神的原型总是出现在这样一种情势之中,即虽然洞察力、理解力、好的建议、决心、计划等于其间是必要的,但是它们不可能聚集在一个人自己的资源之上。原型借助旨在填补空缺的内容,补偿这一精神缺乏状态。”[10]智慧老人来自集体无意识的最深处,代表着广大无边的智慧,往往在做梦者迷惘的状态中出现,带着他突破一己视野的限制,回到精神的源头,接受原初意义的滋养。在陆游的梦中,这样的老人偶尔出现,为他指示平日未曾梦想到,也似乎达不到的高超、幽眇、迷离、恍惚的境界。这是另一种意义场域,更完整的人生图景。对此,做梦者当然不能全然领会,但总会留下那么一些印象,留下震撼和向往——“忽然梦断难再逢,空记说法声如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