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成绩

(一)主要成绩

(1)以实验资源开放共享为基础,以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和完备的实验条件为保障,建设了一大批直接为本科生服务、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性较高的实验教学平台。在建设过程中,依据学校和学科的特点,着力于整合分散建设、分散管理的实验室和实验教学资源,较好地满足了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等现代实验教学要求,仪器设备配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品质精良,组合优化,数量充足。实验室环境、安全、环保符合国家规范,具备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条件,运行维护保障措施比较得力,适应开放管理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2)推动了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重庆市各本科高校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实验教学,充分认识并落实实验教学在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地位,正在形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的理念和氛围,正在实现从教学实验向实验教学的根本性转变。

(3)在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一批经验。注意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支持各高校建立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提倡实验教学内容与科研、工程、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形成良性互动,实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鼓励引入、集成信息技术等现代技术,改造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技术方法,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建立新型的适应学生能力培养、鼓励探索的多元实验考核方法和实验教学模式,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4)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模式和组织结构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各高校领导日益重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高水平教师投入实验教学工作。正在形成一支由学术带头人或高水平教授负责,热爱实验教学,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熟悉实验技术,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队伍。

(5)重庆市已立项建设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共有38个,分属于12所高校,其中,985高校一所有11个,211高校一所有7个,军队院校两所有4个,市属八所高校共有16个。总体上讲,这些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在构建实验教学平台,实验课程改革与实验教学体系建立、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在探索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需要的实验室建设和教学改革途径方面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达到了示范中心建设的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