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举措
1.加强调研学习,博采众长、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理念
学校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工作的理念的先进性,建设高质量实验室,首先要更新建设理念,不仅要用新的理念去规划实验室,而且要把新的理念贯彻到项目申报、组织施工、教学运行等各个环节。学校通过开展校内各种实验室工作专题研讨会、跟踪国内外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的新动态、鼓励实验室工作人员外出调研学习和参加学术交流、加强实验室建设项目立项的专家咨询与论证、加强与行业企业共建实验室建设等措施,不断学习提高,努力保持实验室建设理念的先进性。
2.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开展实验课程专项建设
为了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整体提升学校实验教学水平,学校在2006年和2009年两次投入专项经费开展了全校性的“实验课程专项建设”工作,对实验教学体系、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实验教材等方面进行专项建设。各专业以能力需求为导向,将学生的各项能力需求一一对应到实验教学体系之中,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重构或优化,对实验课程、实验项目的设置进行了优化整合,按要求编写和完善各类实验教学要件资料。通过两次实验课程专项建设,学校的实验教学整体上了一个台阶,出版了一系列具有学校特色的实验教材。
3.加强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建立了重庆工商大学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立项建设了一批网络化的实验教学课程,为开展网络化实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发了功能完善的“重庆工商大学实验室教学综合管理平台”,建立了基于统一数据平台的实验室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管理、建立了基于网络的结构功能合理的实验室信息数据库,实现了实验教学基本信息在全校范围内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实现了学分制下各种类型实验课的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构建重庆工商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站群,提升了学校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整体水平。
4.建立开放的实验项目超市
以实验教学综合管理平台为支撑,实现“实验项目超市”的教学运行和管理。按专题构建的实验项目超市,面向全体在校本科及研究生开放,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实现学生自主实验。开放实验项目“超市”是由众多动态、精小灵活的实验项目组成,以学生自主选择方式运行的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超市”中的每个实验项目仅3~8学时,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进入项目“超市”,自主选择实验项目进行实验。“超市”向全校学生开放,学生累计15学时合格,记1学分,累计30学时合格,记2学分。实验项目分为创新开放项目和普通开放项目两大类。开放实验项目定期或不定期向学校教师和校企合作单位行业专家进行征集审定后入库,项目库动态更新。
5.加强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实训课程建设
为了培养经管类专业学生多学科综合应用能力,解决学生毕业实习普遍存在的脱离专业问题,学校组织研发了面向经管专业学生的跨学科、跨专业的6大综合实训课程,包括“宏观经济运行综合模拟”“企业经营管理综合实训”“3S与区域经济综合实训”“SCM模式下物流与商务综合实训”“创业综合模拟”和“投资理财综合模拟”等综合实训课程。
6.加强与社会合作,共建实验室
学校高度重视与社会共建实验室。与重庆广电集团合作,在校内建立500 mm2高清标准播出级专业演播室及编辑机房、审片室、配音室、化妆室等,重庆广电集团都市频道、公共频道等节目在我校进行生产制作,学生在校内就能参与真实的节目制作过程;与重庆港鑫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合作,企业投资教学设备500余万元,投资1亿元修建了环境艺术专业学生实验教学基地——港鑫创意产业园;与重庆和勤机构合作,在校内建立了和勤创新创业中心(公司);与美国云泰集团共同投资700万元建立了拥有SGI图形工作站——影视动画制作中心;与重庆英特安制药有限公司共建了创新药物合成实验室;与重庆中生环保公司合作组建水污染控制实验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