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经验和体会
(1)我校的道路与桥梁实验教学中心通过精心规划、注重积累,在实验教学体系优化、优质资源整合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针对原有的“层次化、模块化”教学体系过于刚性的缺点,探索“三维柔性实验教学体系”的重构思路;按照“独立设课,单独考核,分段实施”的原则实施实验独立开课;依据“认知实训—基础实训—职业实训—研究创新实训”的思路,统筹规划课程的实验项目,形成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从校内到工程现场、从接受知识型到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型的逐级提高的实验项目链。
(2)以学校本科培养大纲修订为契机,在审视和查找原实验教学体系不足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组织地优化和充实教学资源,通过不断积累,逐步实现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3)学校正在制订《实验教学中心科研资源转化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实验教学中心鼓励教师参与实验教学工作的相关措施》等政策,将科研资源服务实验教学、科研项目进实验课堂纳入长期机制。在科研资源(成果)转换中,将原来的事后资源“挖掘”转变为事前有针对性的统筹,提高了资源转换的实效性。
(4)各中心进一步延伸“科研项目进实验课堂、科研成果进实验教材、科研设施进实验资源、科研选题进毕业设计、优秀学生进科研课题组”的内涵,使“科研五进”的覆盖面从“点、线”向“面、体”延伸,在扩大学生收益面的同时,促进实验教学与科研更加紧密地结合和相融,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结合科研课题和工程实际的比例达到100%。
(5)实验教学中心本着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在充分研究学生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社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在实验项目中更多地融入启发性、实用性、创新性等内容要素;从有利于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和拓展专业视野出发,将课前背景知识教学、情境教学模拟等作为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
(6)优化《重庆交通大学实验室日常检查标准》,对实验中心提出更高的考核标准,通过每年两次的运行管理和实验教学质量量化考核,通过不断总结完善,切实提高运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