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中心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示范中心建设的基本情况

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成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马寅初、李四光、何鲁、冯简、柯召、吴宓、吴冠中等大批著名学者曾在学校执教。经过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重庆大学成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大力发展人文、经管、艺术、教育等学科专业,促进了多学科协调发展。2000年5月,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重庆大学,使得一直以机电、能源、材料、信息、生物、经管等学科优势而著称的重庆大学,在建筑、土木、环保等学科方面也处于全国较高水平。

学校自2003年以来,深入探索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要素,研究本科教学过程中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结合学校以往办学经验和特色,基于大学所确定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是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预期目标的观点,认为研究型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不应局限于少数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而应注重对所有学生创新兴趣的激发、创新潜质的发掘、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提升学生普遍的实践创新能力,又要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成长空间。学校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建设和完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内涵,通过推进实验项目建设及实验教学改革,将科研、工程设计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多种形式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等,不断丰富实践教学资源,加强学生基本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为支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学校多年来持续投入专项经费加强实验室建设,截至2016年3月,重庆大学国家级、重庆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获评总数为19个。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重庆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

重庆大学市级以上实验教学中心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