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改革思路、规划及落实情况

2.实验教学改革思路、规划及落实情况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建设的需要以及法学实验教学的定位,中心提出“整合资源、完善体系、大胆创新、积极推进”的改革模式,以突破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为切入点,以构建复合型实验教学体系为中心,以改进教学手段为重点,将实验教学融于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所有环节,全面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按照这一思路,中心确立了以下改革方案:

(1)进一步整合资源,构建高质量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平台。中心先后整合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室、西南大学实验茶厂、西南大学柑橘研究院国家柑橘工程中心等优质科研与实践资源,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建设多功能信息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依靠多机构多部门的充分合作,向内挖潜,向外拓展,共同构建高质量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2)树立“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实验教学体系构架思路,以满足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为出发点,把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发展规律,合理规划实验课程设置,科学设计多层次的实验项目,构建立体式、多交叉的实验教学服务平台,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科学高效、统筹兼顾的食品学实验教学体系。

(3)积极更新实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中心”强调并始终坚持实验教学手段的更新,从2011—2015年,争取到专项建设经费和学科建设经费约1 448万元,进一步充实了实验教学的硬件条件,为开设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教学内容上,“中心”坚持通过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不断从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社会实践等渠道追踪学科发展的最新趋势,不断探索更新教学内容和总结不同类型实验教学的规律。在不断的探索中,将不同类型实验教学内容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其中,专业基础型实验重在突出基本技能训练,综合应用型实验则重在将验证性、演示性实验提升为综合的素质培养式的实验教学,强调实验项目的综合化和应用性,创新拓展型实验不断体现实验教学内容的个性化,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自主的空间,培育学生的自主创新的能力。这些改革和调整使不同阶段的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稳步提升。

(4)利用先进手段,搭建虚拟化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平台。搭建现代化的信息教学平台,是“中心”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在“中心”建设过程中,以食品工艺、工程教学资源为依托,初步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信息化。正在构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5)积极加强实验教学教材体系建设。教材建设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建设的重要环节。“中心”制订相应的鼓励政策,在已有实验教程基础上,组织、支持编写公开出版和自编实验指导教材或手册。

教材建设成果

(6)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不断探索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的规律,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一是要树立忧患意识,主动思考、研究实验教学改革问题;二是要树立竞争意识,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工作,力争得到更多支持;三是树立项目运作观念,通过项目形式对实验教学问题展开专门研究;四是树立精品意识,不断探究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寻求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的最优模式。

(7)不断改革实验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落实实验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切实保障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一是建立实验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制度,使实验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有制可依;二是建立以学生与机构并行的常规性实验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机制;三是建立专门性的实验教师奖惩机制,强力保障实验教学的运行与发展;四是建立针对实验教学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监督管理制度,保障实验教学的技术和管理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