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中心建设成效
1)技能课程的建立和开展
《临床技能学》于2010—2015年在卓越医师试点班、全科医学、临床医学等专业119个班级、17 889人中开展教学,共计465 866人学时。实验室开放15 471人次,覆盖率100%。为解决在临床技能教学过程中无参考教材的问题,中心组织编写多学科交叉,集基本性、综合性和设计性为一体的临床技能综合实验操作规范及相关教材:陈鸿雁主编的《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与评估》于2013年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还编写了《心电图图谱》《标准化病人案例及评判细则》两本自编讲义作为辅助教材。
2)科研成果
中心人员发表教改课题59项,其中,市级课题34项,校级课题15项,院级10项;发表教学论文160篇;共完成科研课题520项,其中,国家级科研课题263项,省部级及局级科研课题249项;发表SCI论文400余篇;教材编写42本。共获得教学成果奖16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市级教学成果奖3项,校级教学成果奖11项;科研成果奖60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部级34项,局级23项;申请获得专利49项。
3)社会辐射
中心累计举办中国初级创伤救治培训、全国执业医师操作考试、重庆市妇幼保健技能大赛、社区急救知识宣讲等面向社会的教学、考核、宣传共计20余次。
4)全国技能竞赛
重庆医科大学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多次获奖:荣获第二届西南西北赛区二等奖,全国总决赛三等奖;第三届西南西北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特等奖;第四届西南西北分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三等奖;第五届西南西北赛区特等奖,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第六届西南西北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5)标准化病人的建设及应用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可用于临床技能教学和考核,能发挥扮演病人、充当评估者和反馈者3种功能。中心在5年内建立了一个拥有100余名医学生SP的完善的SP库,设计出内科、外科、妇产科、精神科、儿科学等20余个临床案例,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技能教学与考试。SP病人应用于临床综合技能训练既可以缓解现在临床病人难寻、标准化差的问题,又可以使学生的综合训练反馈得到充分、客观的评价。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特等奖
6)国内外同行交流
中心受到国内同行广泛好评,先后接待广州医学院、山西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21家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前来参观学习。2013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校长与教授,2014年弗林德斯大学护理与助产士学院来中心交流访问,进一步扩大了中心在国际的影响。
7)规范化培训及继续教育受到好评
我校临床学院充分利用中心三大平台,在“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建设”中获重庆市卫计委科技成果一等奖。规范化培训毕业学员,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培训效果获得社会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