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中心建设成效

5.中心建设成效

实验中心在教学体系的构建、实验教学考核方式改革、实践开放场地建设、虚拟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效。

1)构筑了以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满足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实践课程(项目)开发,将行业、企业典型性的控制对象和控制技术融入相关课程体系中,开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综合性、设计性实践训练项目。

2)进行了实验教学考核方式改革

组织实验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编写“各门课程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具体包含以下内容:课程考核内容,评分标准,课程考核的方式,成绩构成要素,设备资源需求,考核师资要求。严格按照要求认真组织考核,认真评分。

3)建设了电工电子实践技能综合实训开放式自主学习园地

硬件资源方面,提供有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三相异步电机、直流电动机、变压器等结构部件展示。软件资源方面,提供有各类电机和变压器拆装检修与调试示范教学视频,电工仪表的使用维修与基本结构简介示范教学视频,超外差收音机安装与调试示范教学视频,借助工控机(带触摸屏),方便学生开放学习。

4)建设了虚拟实验室

建设有虚拟实验仿真平台和虚拟实验教学管理系统。模拟真实实验中用到的器材和设备,提供与真实实验相似的实验环境,包含有课程需要的13大类136种实验器材模型;虚拟实验教学管理系统提供全方位的虚拟实验教学辅助功能,包括实验前的预习、实验的开课管理、典型实验库的维护、实验教学安排、实验过程的指导、实验结果的批改、实验成绩统计查询等功能,为实验教学环境提供服务并开展应用。

5)所有实验室都面向研究生开放

中心承担了“研究生入学实践技能考核”任务,在选拔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设有“研究生工作室”,为研究生应用实验中心仪器设备资源提供服务。实验中心的创新实验分室、在线检测与分析实验分室等实验室在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6)取得了系列教研、科研、创新成果

近5年来,实验中心人员和各系部理论课老师,不断学习、锐意进取,充分利用实验中心资源,获得了一批教学科研成果。教研方面: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重庆市政府教学科研奖励3项,国家“十一五”教改课题2项,重庆市级教改课题和质量工程项目13项。科研方面:发表科研论文数达97篇,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近50项,获得科技奖项5项;申请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0项。学生创新培养方面:学生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各级各类竞赛奖项总计达109项,获奖数量和奖级在国内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