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 例
2025年08月10日
凡 例
1.本书为辑录体文献汇编,分门别类整理历史上福建籍医家1911年之前的存佚著作。考虑到民国时期(1912—1949)福建医家众多,著作也十分丰富,受篇幅所限,民国时期福建医籍的考证工作将另外编纂。
2.本书对历代福建医籍的考证共分八项:书名、作者(含卷数,存佚情况)、出典、作者简介、序跋、内容提要、现存版本、按。
3.本书古医籍编排以医经、伤寒、基础理论、脉法、本草、临床各科、针灸推拿、方书、养生、医史医案、综合医书、其他等,共十二类。宋慈《洗冤集录》及无法判定类别的医籍,列“其他”类。部分古籍包含多种内容,分类殊为不易,识者谅之。
4.考虑到现有几部中医古籍类工具书《中国医籍通考》《宋以前医籍考》《中国医籍考》《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等,对中医古籍的出典问题做了较为详细的考证,本书不再做重复性工作。“出典”一般作“见《中国医籍考》《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等等。
5.现存版本项,凡同一时期有多种刻本者,一般以“××时期多种刻本”标注,如“光绪时期多种刻本”;部分医籍现代有多种校注本,一般以“今人各种校注本”称之。鉴于各种工具书中多注明某版本藏于何处,且近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已经陆续出版全国各地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本书不再标注各种版本的收藏地。
6.对于某些籍贯有争议的医家,根据学术界的考证和我们自己的研究,能够判断为非福建籍,其著作不予收录。凡各种工具书有列某人著某书,经编著者或学界考证可以确认非某人著作者,一律删除。凡经考证不能确定是否为某人著作者,予以保留,以“存疑”别之。
7.部分医籍多次刊刻,不同版本序跋有别。为便于读者追溯版本源流,本书以涸泽而渔为原则,将该医籍的所有序跋一并收录。
8.部分无法辨识的文字以“□”代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