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本书包括《子午流注针经》三卷(金何若愚撰,阎明广注)、《黄帝明堂灸经》三卷(著者佚名)、《灸膏肓腧穴法》一卷(宋庄绰撰),《针灸指南》(金窦汉卿撰),并附《针灸杂说》(元窦桂芳撰)。《黄帝明堂灸经》,三卷,原书不著撰人。据考宋初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编纂《太平圣惠方》时,已收载本书的主要内容,可证其成书年代当在宋以前。本书实为“明堂”及“灸经”学术分野中具有代表性的早期作品之一。内容首列定穴法、点灸、下火、用火法等灸法的基本知识,次载正人形、背人形、侧人形及小儿明堂应验穴图计四十五幅,并以图为题,详述循经取穴与其主治各痘。本书文字简洁,内容丰富。《灸膏肓腧穴法》,又名《膏肓灸法》,不分卷,宋庄绰编。内容首列有关文献论述膏肓穴及其主治等理论,次分十篇,专论膏肓穴的部位、主治及不同流派的取穴法,并多附有示范图,为后世研究膏肓腧穴的主要范本。《子午流注针经》,三卷,金何若愚撰,阎明广注。首卷为流注指微针赋,流注经络井荥说,平人气象论经隧周环图;中卷为井荥俞经合部分图、五子元建日时歌;末卷为针经井荥歌诀及五行造化。全书附插图28幅,是一部学习和研究流注针法的必要参考书。《针经指南》,不分卷,元窦杰(汉卿)撰。因窦氏为当时富有经验的针灸名医,对于针灸学术有一定的贡献,所以书中的内容多富于创造性。如针经标幽赋、流注通玄指要赋,已为历代习诵的针灸歌赋;再如针经直说、络说、交经辨、手足三阴三阳表里支干配合说、流注八穴、古法流注、刺法、补泻、针灸杂忌等,则是作者的宝贵经验。最后所附《针灸杂说》为元窦桂芳所类次,主要内容为月内人神所在、每月血支、每月血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