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  例

凡  例

一、病症须知洞彻,《脉诀》实医首务,故《内经》及诸家脉学,学者须知。一、弗通五运六气,遍检方书何济?故《素问》及各名家要括,学者须知。一、弗知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故《明堂》歌括及《内经》引导法,学者须知。

一、药性既明,斯治不忒,故《汤液本草》及《雷公炮制》,学者须知。

一、医有案据,犹事有征符,故《立斋医案》及朱丹溪、易思兰诸名家所参定,学者须知。

一、伤寒以《陶氏六书》为主,参《仲景全书》《活人图诀》。

一、温暑修《刘河间原病式》。

一、杂病用《丹溪心法附余》为主,次《仁斋直指》及各名公得效方书。

一、女科以《妇人良方》为主。

一、痘疹以《丹溪心法》《陆氏金镜录》为主。

一、外科以《外科枢要》为主。

一、眼科以《原机启微》为主。

医书由《天元玉册》以来共五百九十六种,一万九十二卷,国朝续三千余卷,凡编内采用俱列其名:《皇帝素问》《黄帝灵枢》《素问玄机》《素问钞》《内经注辨》《内经类钞》《内经补注》《灵素发微》《难经》《王氏脉经》《西山脉经》《玉函经》《昭明隐旨》《铜人图》《脉诀刊误》《诊家枢要》《丹溪脉会》《甲乙经》《玄珠密语》《东垣十书》《丹溪四书》《仲景全书》《河间三书》《绀珠经》《十四经发挥》《医通》《必效方》《医衍》《儒门事亲》《格致余论》《原病式》《此事难知》《医家大法》《玉机微义》《运气易览》《运气奥论》《医垒元戍》《卫生宝鉴》《褚氏医书》《仁斋直指》《明医杂著》《千金方》《十药神书》《证治准绳》《折肱录》《溯洄集》《心法附余》《病机赋》《活人书》《医经小学》《巢氏病源论》《内照图》《寿域神书》《养生主论》《保命歌括》《士林儒业》《医学正传》《医学纲目》《医学会编》《医学大成》《医学权舆》《医学会同》《医学六书》《医学碎金》《医学启蒙》《伤寒六书》《明理论》《元气论》《伤寒百证》《伤寒百问》《伤寒指掌》《伤寒琐言》《伤寒肤见》《伤寒直格》《伤寒症辨》《伤寒全书》《伤寒指微》《本草蒙荃》《本草集要》《本草补遗》《本草纲目》《本草会编》《大观本草》《食性本草》《症治要法》《祈嗣真诠》《原机启微》《妇人良方》《医方考》《立斋医案》《悟真编》《参同契》《阴符经》《尔雅》《稗雅》《医镜》。近时明医所著,如卢不远《芷园医种》、李士材《颐生微论》,皆洞窥医奥,另辟生面,玩披其书,向往其人。

鉴定:福州董崇相先生,讳应举,天部;徽州汪和丘先生,讳元标,天部;母舅袁曦台先生,讳文绍,地部;业师王象九先生,讳元鼎;术师袁彬宇先生,讳文熙;叔祖吾沧先生,讳钟文,明府;叔步紫先生,讳汝登,州牧;友人龚应圆,讳居中,金溪人;袁日昭,讳懋官;张来倩,讳运泰;杨当道,讳志仁。校正:弟朝材,字遴夫;朝楷,字直夫;侄莹,号崑原,翰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