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是一种决策制定的过程

一、退休是一种决策制定的过程

该研究取向认为退休是一种受动机驱使的个体选择行为。即当员工决定退休时,他们会自动降低对工作的心理承诺并且在行为上也会撤离与工作相关的活动(Shultz & Wang,2007;Wang,Zhan,Liu,&Shultz,2008)。也就是说,当员工在做出退休决定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作有关的活动越来越少,而和家庭或社会交往有关的活动则会增加。这一研究取向强调退休决策作为一项主要生活事件的重要性,影响决策的动机因素包括自身健康状况、家庭护理的需求、对雇主和职业的态度以及对休闲生活的追求等(Chevalier,Fouquereau,Gillet,& Demulier,2013)。该研究取向假定人们在进行退休决策时会权衡自己的性格、工作以及工作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与之相关的理论机制包括理性选择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期望理论、角色理论和个人—环境匹配理论。

理性选择理论认为,员工退休之前会对自身的实际经济状况和外部经济环境进行理性分析,当他们觉得自己已有的财富积累可以满足退休后自己和家庭的经济需求和日常开支时,员工才有可能做出退休的决定。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已有的财富积累不能够满足退休后的经济需求时,就不容易做出退休的决定。

行为计划理论将员工的工作态度(例如,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等)、对于退休的态度、工作场所的规范与退休决策联系起来,强调了员工对工作和退休的态度是如何影响退休决策的,以及个体感知到退休后的社会压力对退休决策的影响。

期望理论强调把员工的生产率、工作特征、健康状况与退休决策联系起来。比如当组织要求员工有较高的生产率或者员工对报酬的期望不太高时,员工则更倾向于退休;如果组织对员工的生产率要求比较低或者员工自身期望得到更高的报酬,员工则不倾向于退休。

角色理论是将退休决策与员工的人口学信息、婚姻状况、行业类型、工作经验以及生产率联系起来。在更大的社会背景下,这些内外因素会影响个体对自己及其所承担角色的感知,如果个体认为退休行为与自我角色相匹配,则会做出退休决定。

个人—环境匹配观主张员工的职业发展受自身核心价值观的驱动。在职业选择或退休决策过程中,个体会关注工作环境与职业锚的匹配度,由此做出相应的决策。

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退休都是自愿的。因此,上述研究取向的理论解释效用要取决于退休决策在多大程度上是员工的个人选择。如果退休对个体来讲完全是非自愿的,那么该研究取向是不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