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果
(一)不同特征退休人员再工作意愿的比较
老年退休员工再工作的意愿平均得分是2.883,和理论中值3无显著差异(t=1.117,p=0.266)。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表明,老年退休员工中有一技之长者就业的意愿显著高于无一技之长者,其中男性就业的倾向显著大于女性,而在有无业余爱好上这一层次上再工作的意愿差异不显著(见表3.1)。
表3.1 不同特征老年人再工作意愿差异比较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下同。
通过统计不同的居住状况、不同的婚姻状况以及不同的教育程度的老年退休员工再工作的意愿,进而分析数据得出,其相应的再工作的意愿之间差异均不存在显著,其F值和p值依次为F1=1.452,p1=0.237;F2=2.396,p2=0.053;F3=1.136,p3=0.342。
(二)不同就业意愿的退休人员的比较
本研究通过把被调查者再工作的意愿得分高低排序,并将意愿得分后27%的老年退休员工分成低意愿组,将意愿得分前27%的老年退休员工分成高意向组,然后再分析不同的再工作意愿的群体在不同特征与维度上的差别。检验结果如下表3.2所示。
表3.2 不同就业意向人群的比较结果(n=154)

从上表3.2能够看出,再工作的意愿高分组与低分组在他人支持、年龄、就业态度、就业机会以及再工作的自我效能感上均出现了差异显著。然而这两组群体在家务负担、经济负担以及健康状况的层面显著并不差异。
(三)不同因素与退休人员再工作意愿之间的关系
剔除人口学变量外,将内部与外部影响因素和再工作的意愿做相关分析,分析结果如表3.3所示。表3.3呈现了各变量之间不同相关的程度,其中经济压力、教育程度、家务负担及健康状况和再工作的意愿相关不显著,但是就业机会、情感性态度、他人支持、信息的获得、工具性态度、问题的解决及能力的认识和再工作的意愿相关关系显著。
表3.3 各因素之间及其与再工作意愿之间的相关

(四)不同因素对退休人员再工作意愿的预测
通过不同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能够看出,就业机会、就业态度、他人支持的几个不同维度及再工作的自我效能感的几个维度和再工作的意愿相关显著,然而这些维度对再工作意愿的预测程度如何仍需进一步纳入回归分析。采用一元回归分析就能够看出,工具性态度、就业机会、信息的获得、问题的解决、情感性态度及能力的认识均能够显著地预测再工作的意愿(t1=6.091,p1<0.01;t2=6.359,p2<0.01;t3=5.649,p3<0.01;t4=5.697,p4<0.01;t5=7.799,p5<0.01;t6=3.880,p6<0.01;)。
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的方式把不同因素同时对再工作的意愿进行预测的情况,能够得到如表3.4结果。
表3.4的数据清晰表明,情感性态度、就业机会、问题解决及他人支持可以共同地显著预测老年退休员工再工作的意愿,总体方差解释率为0.518。其中解释率最大的是他人支持,而后是情感性态度。其余工具性态度、能力的认识及信息的获得此刻对老年退休员工再工作的意愿预测并不显著。
表3.4 各因素对再工作意愿的预测情况

(五)影响再工作意愿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通过回归分析能够发现,就业机会、信息的获得、情感性态度、他人支持、问题的解决、工具性态度以及能力的认识都可以显著预测老年退休员工再工作的意愿,而共同来预测再工作的意愿情况下,其中某些因素的预测效果就不再显著,因此这几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肯定更为复杂。研究在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基础上构建了如下图3.1的模型。

图3.1 各因素全模型
依照AMOS报表的结果显示,首先逐步删除并无显著效应的路径方向,同时加入某些不违背常识的路径,结果再次建立如图3.2所示的模型结构,其中各路径均达到显著水平。

图3.2 最终模型及其路径系数
通过检验最终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模型拟合系数良好,具体系数见下表3.5。
表3.5 最终模型拟合指数

从图3.2中可以看出,信息的获得彻底对再工作态度中两个维度产生影响以此来改变个人再工作意愿,能力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的获得,但究其原因亦是完全影响了再工作态度的两个维度从而使再工作意愿产生改变,因此再工作的态度在能力的认识及信息的获得上起了完全中介的作用,Amos分析数据表明,能力的认识影响信息的获得与就业态度的两个维度从而对再工作的意愿影响的中介效应及总效应都是-0.12;信息的获得影响再工作态度的两个维度从而对再工作的意愿产生影响的中介效应及总效应都是0.098。另外,问题的解决仅仅通过情感性态度来影响再工作的意愿,与此同时,该变量在模型中可以直接来预测个人再工作的意愿,因此情感性态度在再工作的意愿和问题的解决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Amos分析数据表明,问题的解决影响情感性态度从而起到的中介效应量是0.128,对再工作的意愿总效应量是0.295,两者的比值是0.434。除此以外,工具性态度从完全影响情感性态度从而影响个人再工作的意愿,由此看来在工具性态度和再工作意愿之间,情感性态度有着完全的中介作用,Amos数据分析表明,工具性态度通过影响情感性态度从而影响再工作的意愿,其中介效应量及总效应量都是0.148。
就业机会可以直接预测个人再工作的意愿,并且亦可以通过信息的获得从而影响老年退休员工再工作的意愿。Amos分析表明,就业机会通过影响中间部分内部因素从而影响再工作的意愿,其具有的中介效应量是0.035,对个人再工作的意愿总效应量是0.216,两者比值是0.162。他人支持亦可以直接来预测个人再工作的态度,并且通过影响求职自我效能感中三个维度进而影响再工作的意愿。Amos数据分析显示,他人支持通过影响中间部分内部因素从而影响再工作的意愿,由此产生的中介效应量是0.091,对再工作的意愿总效应量是0.443,两者比值是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