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历程理论的研究方法
生命历程理论,其研究方法可谓多种多样。这些方法可以同时兼顾了宏、中、微关的研究,将几个层次结合在一起,同时也通过时间观的研究将历史、社会、个人整合起来,形成了与其他研究范式区别的独有的研究范式。
根据研究设计方案分类,我们将生命历程研究大体上分成两种:追溯生命历史研究(retroapective life history study)和前瞻性生命历史研究(prospective life history study)。
追溯生命历史研究其主要研究群体为老年人群体,这样可以研究老年人长期的生命历程同时加以构建,科研人员可以获得生命历程轨迹以及一些重要事件的基本信息,同时能够得到老年人在生命早期以及生命中期的转折点。这种研究方法让我们了解老年人过去发生的事件对整个个体的生命轨迹产生何种持续的影响。该研究是一项非常快捷的方法,科研人员可以快速地获取大量的数据,假如被试对曾经的生命历史事件和当前研究的主观感受与测评结果能够正确的呈现出来同时进一步的进行研究,那么追溯生命历史研究就可以获得丰富的研究结果,国内很多学者均采用这种研究方法,并且取得了研究成果。
但是,由于人类的记忆本身具有局限性,同时也会由于时间的流逝人们的记忆会变得模糊甚至与事实不一致,所以很难指望追溯生命历史研究精确的回顾以前几十年发生的事件,同时事件发生时的主观感受也很难获得。对过去进行回忆的时候,个体往往选取一些在生命中令人愉快的记忆,而又不经意地忽略那些不愉快的记忆,所以在使用追溯生命历史研究过程中要格外小心。
前瞻性生命历史研究指的是对一个人或者一群年龄相近的样本长期的追踪以获得研究结果。首先,科研人员会收集研究对象的早期资料,之后每隔固定的一段时间就会收集研究对象的新数据,研究对象可以是儿童,也可以是成年人,研究跨度常常达到30天或者更长的时间,在整个的过程中,研究对象会定期地接受访谈、问卷等,这能够产生一系列关于当期经历的最新报告,可以通过这些精准的资料来进行后期的研究。
同样的,前瞻性生命历史研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其天生的局限:首先,这种研究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会消耗很多的时间,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和研究者的持续投入是很难有明显的效果的;其次,在调查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耗损,比如死亡、迁移、对研究的厌倦等等都会产生耗损,到后期的研究中可能会遇到样本大面积流失而无法继续先去的风险,所以在做前瞻性生命历史研究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根据数据采集的方法来分类,主要有访谈法、问卷法、档案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