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员工的老化刻板印象

一、对老年员工的老化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Stereotype)是指人们对某一群体成员或某类事物所具备的特定的固定看法和观念,是一种认知上的偏差,有别于偏见和歧视。偏见是以消极的刻板印象为基础的情感反应偏向,是一种消极的认知和态度。而歧视是由偏见的认识和态度引起的,直接指向偏见目标或受害者的那些否定性的消极行为表现。

(一)老化刻板印象

根据认知主义的观点,老化刻板印象(Age Stereotype)是指知觉者对老年人所持有的知识、观念与预期的一种认知结构,它能显著影响老化刻板印象持有者的生理功能、认知功能和行为结果。这是目前研究者们普遍认同的一种定义。

首先,目前关于人们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的特点已有相关研究。林巧明、石向实(2010)从年轻人和老年人两个视角来考察当代学生对老化刻板印象的现状,研究表明,在对年轻人的刻板印象中,排名前10位的特征词分别是高适应性、酷、勇敢、粗心、积极活跃、具有好奇心、爱冒险、充满野心、精力旺盛及善变;而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特征词中百分比率最高的前10位分别为保守、墨守成规、小心谨慎、健忘、和善、知足、从容、沉着、孤零零和守规矩。有研究(佐斌,温芳芳,朱晓芳,2007)表明,大学生被试在外显测量中对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态度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是内隐联想测验的研究结果却表明,大学生被试对老年人在身体特征、个人表达和认知能力3个方面上普遍持有显著的消极内隐态度。

其次,老化刻板印象是如何形成与发生作用的呢?对此国外学者提出了终身内化观,即老化刻板印象的形成是不断内化的结果。老化刻板印象在个体童年时期就开始被内化,并在成年时期得到加强,且一直保持到老年时期。人们进入老年时,先前内化的老化刻板印象就直接与自己相联系,逐渐认同自己老年人的身份并将属于老年群体的典型特征整合到自我概念中,从而形成自我老化刻板印象(Remedios,Chosteen,& Poeker,2010)。研究表明老化刻板印象会带来一系列的生理、认知和行为上的反应,那么它究竟是如何起作用的呢?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理论加以解释:第一是刻板印象威胁论,该理论认为外显的老化刻板印象被激活,并通过焦虑等中介机制影响人们的任务成绩和行为表现。当个体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验证其所属群体的消极特征时,就会产生刻板印象威胁,导致出现焦虑增加、动机降低或工作记忆容量减少等情况,从而影响任务表现,进而对所属群体的预期不断得到自我证实(Hess,Hinson,& Hodges,2009)。该观点已经得到很多研究的证实,激活消极老化刻板印象会产生老化刻板印象威胁,进而会显著影响老年人的记忆成绩(Hess,Emery,& Queen,2009;Hess &Hinson,2006)。研究者发现一些情境因素和个体特征会影响刻板印象威胁的效果。例如,当测试强调其诊断性时,缩短记忆测试中的作答时间等会增加刻板印象威胁所引起的消极影响;若向老年被试提供一些驳斥消极刻板印象的信息,则会降低刻板印象威胁产生的消极影响。此外,老年人的记忆信念、感受到的年龄污名及与自己的相关程度等都会影响个体对刻板印象威胁的敏感性。第二是自我刻板化,该理论主张通过阈下激活内隐老化刻板印象来发挥作用,个体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与所属群体刻板印象相一致的行为表现(Brien & Hummert,2006)。这种发生作用的机制也已经得到很多研究结果的支持,Levy(1996)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我刻板化会对老年人的记忆成绩产生影响。Levy等人(2000)研究表明自我刻板化能影响老年被试的书写笔迹、生存意志和是否接受医疗治疗。后续研究者Brien和Hummert(2006)认为,刻板印象威胁和自我刻板化过程可以共同影响任务成绩:与年轻人的比较促使老年人形成外显刻板印象的活化,这与刻板印象威胁相一致;而与自我刻板化一致的内隐加工过程,则有助于产生与被激活的刻板印象相一致的行为表现。

最后,老化刻板印象对老年人会产生哪些影响呢?对老年员工的年龄刻板印象包括对其身体特征、人格特质、社会地位和行为倾向等方面,既包括人们对老年员工的积极信念,也包括一些消极信念。从现有的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人们持有的消极刻板印象要显著多于积极刻板印象,而这些消极刻板印象往往会通过一定的作用机制影响人们的生理反应或具体的行为表现。Levy(2000)发现,在消极的老化刻板印象条件下,老年人血压更高,对压力的自动化反应更多,患冠心病的概率也会更高。其随后的研究发现,在控制听力、年龄和其他相关变量之后,持更多消极老化刻板印象的老年人听力更差。元分析研究发现,老化刻板印象对记忆成绩影响显著。纵向追踪研究表明,长期持有消极老化刻板印象会导致其在记忆测试中得到更低的分数。行为上,与持有积极刻板印象者相比,持有消极老化刻板印象的人们在走路速度、书写、参加身体锻炼的时间、健康生活习惯的控制等方面的表现都明显较差(Levy,2000)。除影响个体的冠心病、血压等生理功能,判断力和记忆等认知功能,行走和书写等行为结果外,老化刻板印象还会影响个体接受医疗的意愿、生存意志等(贺庆利,余林,马建苓,2013)。

(二)工作中的老化刻板印象

工作中的老化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基于员工的生理年龄而对其形成的期望和信念。通常情况下,这种刻板印象大多是不准确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却是普遍存在的。老年员工的年龄刻板印象即人们对老年员工所持有的固定的认知结构。与年轻人一样,老年员工也会持有相同的年龄刻板印象,并在决策中加以利用,只有在将老年员工认定为与自己处于同组时,年龄刻板印象的作用才会下降(Chasteen,2005;Kite,Stockdale,Whitley,& Johnson,2005)。元分析结果表明,老年员工通常认为自己是能力不足的,具有较低竞争性。有研究者(Posthuma& Campion,2009)总结了工作场所中各种类型的年龄刻板印象,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刻板印象,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一是低绩效的。人们认为老年员工有较低的能力(包括心理上和身体上)和动机,具有较低的竞争性。因此,与年轻人相比有较低的生产力(Ali & Davies,2003;Gordon & Arvey,2004;Hedge,Borman,& Lammlein,2006;Kite,Stockdale,Whitley,& Johnson,2005)。二是拒绝改变的。有人认为老年人很难接受培训,适应力和灵活性都较差,拒绝去改变。因此,对老年员工进行培训,通常情况下得到的收益较低(Cuddy & Fiske,2002;Hedge,Borman,& Lammlein,2006;Weiss & Maurer,2004)。三是学习能力较低的。老年员工被认为有较低的学习能力,因此其开发潜能较少(Brooke & Taylor,2005;Wrenn & Maurer,2004)。四是组织任期较短的。老年员工能提供的工作年限较短,因此雇主投入的培训所能获得的收益就较少(Hedge,Borman,& Lammlein,2006)。五是成本较高的。人们认为老年员工要求的工资较高,福利较丰厚,并且接近于退休(Finkelstein,Higgins,& Clancy,2000;Hedge,Borman,& Lammlein,2006;Ostroff & Atwater,2003)。六是可靠性较高的。人们对老年员工持有的一种普遍的刻板印象是,老年员工较稳定,可靠性、忠诚度、工作承诺较高,离职率较低,是值得信赖的(Cuddy & Fiske,2002;Hedge,Borman,& Lammlein,2006;Weiss & Maurer,2004)。Warren,Andy,Edsnape,和Shultz等人(2001)的研究发现,与香港被试相比,英国被试认为老年员工的工作效率较高,但适应性较差。

有研究表明老化刻板印象的影响可能会受到一些变量的调节。Shore,Cleveland和Gddberg(2003)的研究发现,年老的管理者给老年员工的绩效评估分数较低。当有与工作相关的信息可以加以利用时,老化刻板印象的影响会有所下降(Gordon & Arvey,2004;Hedge,Borman,& Lammlein,2006;Kite,Stockdale,Whitley,& Johnson,2005)。也有研究表明,关于员工个人的具体信息提供的越多,个体在被评价时受到的年龄刻板印象的影响就越少。相关工作经验丰富的管理者更可能依据客观的工作特质来做出雇佣决策,缺乏工作经验的学生被试更可能将年龄作为选拔人才的因素。人们通常会认为“某项工作就应由特定年龄条件的员工去承担”,当从事某项工作的员工其年龄与人们持有的该项工作的恰当年龄不匹配时,刻板印象的影响就会很显著(Gordon & Arvey,2004;Hedge,Borman,& Lammlein,2006),即某一工作会有特定的年龄标准。年龄刻板印象在某些特定的领域会更强,诸如金融、保险、零售以及信息工程等(Broadbridge,2001)。例如,销售通常被认为是适合年轻人的产业,而从事该领域的老年员工会被认为有较少的发展机会;在餐饮、证券投资等领域人们也更倾向于雇用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