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态度的文献综述

二、延迟退休态度的文献综述

(一)延迟退休的含义及现实背景

延迟退休主要的含义是通过打破原有的退休制度和退休政策,在一定意义上延长员工工作时间,增加退休灵活度,从而使员工有更自主的退休选择,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按照国际上对于老龄化的划分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那么该国家或地区即将进入老年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快速进步,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快速提升,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人均寿命也得以大幅度增长。因此我国于1999年已经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3%以上。老龄化现象对于我国现行的退休制度造成了严重的挑战。我国现行退休制度仍然沿用20世纪50年代所制定的相关制度,男性职工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性为50周岁,但随着人口寿命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使得现行的退休制度显露出本身许多问题和弊端,其中主要的问题在于养老保险金的大幅度的增加,直接加重了国家财政支出,影响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定与协调发展。因此,为应对上述状况,退休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我国于2010年10月在上海开始采用灵活的退休制度,成为我国第一个灵活领取养老金的城市。延迟退休及其相关政策,逐渐出现在大众生活中。

(二)国外延迟退休的理论模型

1.Chen(1994)就提出了“等价退休政策”的概念。他指出,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使国家在维护民众健康所的成本上逐渐增加,因此必须在原有的退休年龄的基础上根据国情和民众需要把退休年龄逐步提高到一个“等价退休年龄或者是相当退休年龄”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2.Samwick(1998)提出了代际模型。根据这个模型的演算结果可分析国家养老金的执行政策与方案对退休年龄制定的影响。此外,他认为可以通过经济激励的方式来减少提前退休的现象,鼓励延迟退休政策。

3.Gustman和Steinmeier提出了一个有关退休和财富结构的生命周期模型。进一步论证了如果法定退休年龄由62岁调整到64岁,则可以转移多半的同龄人群退休高峰,这会对改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财务状况有很大帮助。此外,这两人所构建的结构性退休模型也被用于刺激公司增加老年员工的工作环境的改善,用来达到鼓励其延迟退休的目的。

4.Pascal和Pierre(2010)运用迭代模型证实了推迟退休年龄会对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就业率造成影响,产生家庭转移,可能会增加年轻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投入时间。通过数值模拟评估了推迟退休年龄对劳动参与率和公共政策的影响。

(三)国内对延迟退休态度的研究

延迟退休态度主要是个体对于即将推行的延迟退休政策的主观态度,国内对待延迟退休主要分为支持和反对两个阵营,持支持态度的主要从三个角度出发:

1.人口寿命的延长。林义认为,延迟退休年龄的决策基础是人均寿命延长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客观基础是生理上的人均寿命的延长。杨海燕提出,21世纪人均寿命比半世纪前增长了近30岁,现行的退休年龄和退休制度已经严重缺乏合理性与适应性。

2.减轻养老保险金支付的压力。我国学者何平通过测算发现,如果退休年龄每提高一年,我国养老基金可增收40亿元,能够减少160亿元的开支,可以充分缓解养老基金的缺口达200亿元。柳清瑞(2004)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出,退休年龄每提高1%,将缩小基金缺口1.949%。如果将退休年龄往后延长5年的时间,我国可以将养老基金的缺口缩小22.7%左右。

3.初始劳动年龄提高。研究表明随着人均寿命的增长,固化的退休年龄会导致劳动者平均工作年限的缩短,进一步造成人力资本的浪费,有研究指出,人们工作年限的缩短和退休后生命的延长容易导致老年人陷入贫困的后果等。

持反对观点的人主要从延迟退休与就业压力角度分析。通过对退休年龄与失业率测算表的研究发现,如果大幅度过快地提高退休年龄,可能会造成大范围的失业现象,进而会导致社会动荡。景妍(2012)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分析延长退休年龄对就业的影响,得出延迟退休会增加失业率的结论。

(四)延迟退休主观态度的研究

延迟退休作为我国一项保障制度的重要改革举措,它的推行在群体主观态度上不可避免的出现两种观点:支持和反对。反对者主要从雇主意愿和就业压力两个方面来考虑。根据2010年国外研究学者Van Dalen通过5个欧洲国家的雇主对延迟退休态度的调研发现,大多数雇主并不支持延迟退休政策,主要原因在于老年员工缺乏能够激励组织进一步发展的劳动能力,并且使用年纪较大的员工需要承担更大的医疗安全风险,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加重企业的负担。

在国内对于延迟退休的研究中,2012年大连相关网站的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对延迟退休最关注的人群为即将退休的群体,从关注的工作类型来看主要集中在技术人员领域。部分参与调查的人员表示,与技术有关的领域,如教师医生和科研工作者可以适当地延长退休时间,但在延迟退休政策的方式上应该遵循自愿原则。

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延迟退休政策的推行势在必行。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养老金支付额度巨大和现阶段人均寿命的增加导致老龄化社会现象。国内研究学者指出,延迟退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国家养老金的可持续性,因此从经济学与社会保障角度来说,推行此政策是必要的。其他研究人员也指出,延迟退休是缓解养老金巨大压力的诸多办法中最行之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