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音乐和舞蹈

二、音乐和舞蹈

表情艺术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这一类艺术的总称,主要是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

(一)音乐

1.音乐的定义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动来创造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感情、表现生活感受的一种表现性时间艺术。

2.音乐的特征

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音乐的两个较为突出的美学特征,就是非语义性和非造型性。这是音乐艺术同语言艺术和视觉艺术的最大区别。

非语义性是音乐和语言艺术、文学艺术的最大区别。它既不能像普通语言那样表达,也不能像文学那样在非直观的层面构筑“想象的感性”世界。音乐是直观直感的,它的音响美是对音乐耳朵直接呈现的。

▲思乡曲

非造型性是音乐和视觉艺术的最大区别。在视觉艺术中,点、线、面、块以及色彩总要有所依附或被组织。当这些材料依附于摹仿现实的形象,就成了具象艺术;若它们被组织成没有现实样本的式样,就是抽象艺术。相比之下,诉诸听觉的音乐艺术则更多地需要借助声音形象来产生联想,在内心唤起一定的情感意象以获得审美感受,因而长于表现或传达主体的情感情绪,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二)舞蹈

1.舞蹈的定义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创造出可被人具体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来反映生活、表现情感的艺术。

2.舞蹈的特征

舞蹈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通过连续的人体动作过程、凝练的姿态表情和不断流动变化的队形画面,结合音乐、舞台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舞蹈的艺术形象。因此,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具有表现性、形象性、节奏性等特点。

舞蹈属于表演艺术,讲究演员的表演,而且表演者也有主体性,表演者对作品的理解不同、艺术风格不同和表现形式不同,完全可以产生十分不同的艺术效果。舞蹈形象的塑造,要依靠演员的形体动作来实现,可以说,舞蹈中的表演性是形象性的基础。在注重描写人物的舞剧或舞蹈作品中,舞蹈形象主要是指以舞蹈动作、姿态、表情和造型所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同时,音乐、舞蹈等表情艺术具有节奏性的重要特点。在艺术元素有规律的变化交替之下,所形成的各种节奏能够契合人的内心体验。在节奏感的带动下,会产生独特的韵律之美。

▲芭蕾舞:《天鹅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