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表现说
2025年09月26日
三、表现说
(一)观点
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的表达与交流,它是激情支配下的创造,是艺术家的感受、思想和感情的共同体现。
如《尚书·尧典》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庄子·天下篇》说:“诗以道志。”《荀子·儒效》云:“《诗》言是其志也。”汉代《毛诗序》有云:“情动于中而形之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些都体现了对情感、志向的表达是艺术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代表人物
西方艺术理论界有众多“表现说”的支持者。其中最著名的是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他提出了“直觉即表现”的命题,克罗齐轻视艺术传达活动,认为艺术乃是情感的表现,内心的直觉即是表现了的艺术,不用另外再物化心灵感受的意象。
科林伍德也认为,艺术的目的在于激发情感,艺术是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
苏珊·朗格也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列夫·托尔斯泰在其《艺术论》中说:“一个人为了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体验过的情感,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如线条、色彩及言词)把它表达出来——这就是艺术的起源。”
(三)评价
艺术作品的产生确实与情感有密切联系,把表现视作艺术的功能无可厚非,毕竟原始人也有自己的欢快和悲伤,也需要表达和宣泄。但若说艺术起源于表现情感之需要,有这个可能性但证据并不充足,毕竟在那个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时代,生存的功利性要大于情感的表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