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唯美主义
2025年09月26日
一、唯美主义
唯美主义,也称“唯美派”,现代西方文艺和美学流派之一,19世纪末产生并流行于欧美各国。
其理论主张:首先是独立性,唯美主义认为“艺术具有独立的生命”,它始于情感享受,是一种与现实无关的纯美。其次是重形式,唯美主义超脱一切利害关系,包括金钱的纯粹自由活动,因而讲究形式至上。它把艺术当作闲情逸致的享受物,追求感官享受,欣赏形式而不问内容,其口号是“为艺术而艺术”。最后是轻内容,唯美主义忽略艺术内容甚至脱离社会生活。它认为艺术与政治、道德、功利无关,否认文艺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宣扬无思想性和不问政治,力图使艺术孤立于生活之外,并使之与现实对立起来。
唯美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王尔德。王尔德鼓吹艺术至上,贬低社会生活,强调感官感觉,轻视感觉对象,追求形式,脱离内容,认为生活对艺术的摹仿远远多于艺术对生活的摹仿,生活中美的形式十分贫乏,全靠艺术家为生活提供美的形式,艺术评论家只有丰富、增强自己的性格和个性,才能阐明他人的性格、个性和作品。唯美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传至中国,“新月派”文人徐志摩的诗,就明显带有唯美主义的色彩。他宣扬艺术的生命始于感情享受,把艺术的生命归结为与现实无关的纯美。
唯美主义代表作品有戈蒂耶的《莫班小姐》、王尔德的《快乐王子集》《道林·格雷的画像》《无足轻重的女人》《理想丈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