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艺术流派
严格地说,并不是每个艺术家都主动参加过一个明确的流派,但宽泛地说,又可以把大部分艺术家纳入已有的、相关的风格类型,从而认为某某艺术家属于某某流派。
(一)定义
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艺术家群体。
(二)条件
艺术流派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一些具有一定影响的或大或小的艺术家群,只有少数一两个艺术家是称不上艺术流派的;二是这些艺术家由于生活在同一个历史空间,产生了对社会生活、艺术创作基本相同或相近的看法和理解,即他们彼此有着相近的思想倾向、审美主张,以至在艺术创作的题材处理、表现手段和方法、艺术风格等诸方面有相似之处。
(三)类型
一般而言,艺术流派的形成原因有三种类型:
一是由一批具有相同艺术主张的艺术家们,自觉结合而形成的艺术流派。他们往往是以结社的形式出现的,有组织、名称、纲领和共同的艺术宣言,甚至有刊物和出版社,与其他艺术流派展开论争,以宣传自己的艺术主张,这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如西方的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意象主义、表现主义,中国的创造社、新月派、文学研究会等。
二是由一批艺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们,不自觉形成的艺术流派。这些艺术派别一般没有固定的组织或纲领,也没有共同的艺术宣言。这些艺术流派的形成也有多种多样的原因。有的是由于某一地区集中了一批艺术风格相近的艺术家,因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某一艺术流派。例如,美术中的威尼斯画派,电影中的左岸派。有的是由于题材相同,风格相似,从而形成了某一流派,如盛唐的边塞诗派,就是因为当时边塞战事不断,诗人们纷纷走上战场,把体验到的战争场面、塞外风光、边疆生活,以及征人怨妇的离情别恨,发之于诗歌,于是,逐渐形成了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盛唐边塞诗派。
三是艺术家们本身并没有形成流派的计划或意愿,甚至自己并没意识到属于某一流派,只是由于艺术风格的相似或相近,被后人归纳为特定的流派。如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建安文学”,当时并没有形成明确或固定的艺术流派,只是由于汉末魏初时期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以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一批文学家,以慷慨悲壮的情感和刚健明快的语言,写出了一大批以风骨著称的文学作品,使这一时期的文坛呈现十分兴盛的局面,成为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最光辉的时期之一,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初唐诗人陈子昂力矫六朝柔靡文风时,标举“汉魏风骨”,因此,后世才把汉末魏初时期以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文学流派称为“建安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