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到艺术

从技术到艺术

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深究,那就是:技术和艺术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绘画在古希腊是技术,到了文艺复兴之后就成了艺术?原因就在于,古希腊时期只是把绘画当作纯粹表象的摹仿行为,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则开始在这种绘画所成的表象之上,加上了思想情感。

因此,在研究艺术的起源问题时,必须区分两个对象。一个是艺术形式之起源,另一个是艺术心理之起源。艺术形式之起源是“艺术形象”的起源,但是有艺术形象并不代表就一定内含着艺术的心理,即未必有以情感为核心的知情意综合判断包含在里面,所以,必须对这二者加以区分。

笔者认为,艺术的形式起源要早于心理起源。艺术的形式或包含在巫术仪式中,或内化在劳动过程中,早期的艺术活动之形式都是带有功利性目的的非艺术审美活动。就像普列汉诺夫所说:“总之,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上来看待它们。”

艺术从实用的形式存在到审美的形象存在,其发生过程大致有如下三个阶段:首先是只含有实用性,如用作器皿的陶器,其只具有盛装物品的使用价值;其次是既有实用性又有审美性,如拟形化的陶器,在使用价值中也慢慢渗透着审美价值;最后就是实用性大大降低,审美性比重不断加大,如布满抽象几何纹样的陶器。

从这个发展过程来看,原始人是用巫术的心理看待艺术行为的,而现代人则用艺术的心理看待艺术行为。早期的巫术行为富含着今天审美眼光中的艺术,只是当时的人们还没有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这种歌舞行为,而是把诉求点都放在了和自己生存密切相关的衣食层面。从这一点上来说,艺术的审美形式起源早于艺术的审美心理。远古的艺术和现代的艺术在能指符号上相差无多,但在所指意义上却有着深层次的不同——前者指向神的旨意,后者指向人的心灵。这种过程可看作艺术所指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