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批评的标准
所谓艺术批评的标准,是一定时代、一定阶级的人们据以分析、评价和判断艺术作品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尺度或准绳。任何艺术批评都是有标准的,正如鲁迅所说:“我们曾经在文艺批评史上见过没有一定圈子的批评家吗?都有的,或者是美的圈,或者是真实的圈,或者是前进的圈。没有一定圈子的批评家,那才是怪汉子呢。”他又说:“我们不能责备他有圈子,我们只能批评他这圈子对不对。”“圈子”在这里就是“标准”。不同的人持有的艺术批评标准不尽相同。
我们认为,艺术批评的标准有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
思想标准是衡量艺术作品思想性正误强弱的尺度,艺术标准是衡量艺术作品艺术性高低优劣的准绳。评价艺术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表现,是艺术批评的基本任务,因而也要有相应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
(一)思想标准
艺术作品的第一个标准是思想标准。艺术作品的思想性是指作品题材、主题或形象、意蕴所显示的社会、政治、道德、哲学、宗教等意识形态观点及其所产生的思想力量。可以说思想标准较为突出地体现了艺术批评的意识形态性质。运用这一标准评价艺术作品时,要注意三个基本点:
1.知:是否具有高度的真实性
这种真实性应该是生活现象真实与历史本质真实的统一,即包含着某种必然性的偶然的真实,因为只有这样的真实,才能提供某种真理性的认识,才能显示出即使作家不曾认识到但却包含在作品中的客观的思想意义。
2.情:是否具有积极健康的情感性
一部作品要产生其思想影响,达到思想方面的良好效果,不是靠直接的“理性”教化,而是依赖于动人的情感感化。动情才可能悟理,通情才可能达理,因而必须“以情动人”。有的作品不一定有明确的思想主张和指向,但却有情感情绪的表现,而这种情感情绪,最终也会影响人的思想灵魂。情感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有高尚的,也有卑下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在批评文学产品的思想意义和价值时,要求分清情感的性质,主张作品要从整体上表现对人的心灵有积极影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情感。
3.意:是否具有进步的倾向性
作品的倾向性是作家渗透在作品中的对社会生活、人生命运、历史发展的趋向等的理解、认识、追求和主张。这种追求和主张总是与一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相联系,或正确或错误,或进步或落后,或革命或反动,总会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来,这就需要加以分析评价,以利于产生积极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强调作品要有进步的倾向性,就是要求艺术家在艺术地把握世界时能以先进的世界观作指导,反映出历史发展趋向,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和愿望,从而引导人们走向进步,自觉地为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而斗争。
思想标准的三个基本点,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不仅是相互联系的,而且是与艺术标准密切相关的。
(二)艺术标准
艺术标准是用来评价作品艺术性的。所谓艺术性,是指作家的艺术才情、气质、修养、创造能力等各种因素在其创造的作品的各个层次中所显示的艺术魅力及其所达到的艺术水平。一般来说,艺术性主要是由作品的文体构成、形象创造和意蕴表现体现出来的。因此,艺术标准就包含着对言、象、意的要求。
1.言:形式构成的完美性
对于艺术作品来说,语言、结构、表现手法都是其形式要素。这些要素构成的形式是否符合艺术的形式美法则,是衡量其有无艺术性或艺术性高低的标志。例如,某一形式是否具有节奏韵律,是否形成了对比照应,是否达到了多样统一从而完整和谐,都是形式批评的着眼点。当然,形式批评不只是形式自身的批评,也是形式表现力的批评。真正完美的形式,语言、结构、手法都不仅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而且富于张力和弹性,具有充分的表现力。以诗歌而言,在形式批评中,既要注意它是否具有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等,更要注意这样的“美”还表现着什么样的意味、怎样表现这些意味、表现得如何等。
2.象:形象创造的鲜明性
评价作品的形象或情景的高下得失,从总体上说有这样几个着眼点:一是要看是否具有鲜明性,所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二是要看是否具有生动性,所谓“呼吸吹动,生气灌注”;三是要看是否具有独特性,所谓“独辟蹊径,卓然自立”;四是要看是否具有概括性,所谓“以少总多,情貌无遗”。鲜明、生动、独特而富于概括性的形象,就可能达到新的创造高度。
3.意:意蕴表现的深刻性
意蕴是包含于形式形象之中又超越其上的韵调、情感、思想和精神。按照黑格尔的说法,艺术作品“要显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由此可见,意蕴批评即对艺术作品深层的情感内涵、哲理内涵、社会思想内涵等的批评。一般来说它要求两个基本着眼点:一是要看其是否深刻;二是要看其是否丰富。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就是讲究既要“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又要有“象外之象,味外之旨”。
综上所述,艺术标准与思想标准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越深层的批评,艺术标准与思想标准就越难分开。比如,进入到意蕴批评时,艺术的批评同时也成了思想的批评,甚至在意象批评中,也无法脱离思想的评价。因此,艺术批评的标准是整体性的。正如别林斯基所指出的:“只是历史的而非美学的批评,或者反过来,只是美学的而非历史的批评,这就是片面的,从而也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