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风格的体现
艺术风格是艺术作品在内容与形式等层面所表现出来的较为一贯而稳定的创作个性。它在作品的题材选择和言语形式上都会有所表现。
(一)体现在内容上
艺术风格首先体现在内容上。
比如,杜甫的风格,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沉郁顿挫”,这在他的作品内容上体现为选择家国之思、战争离乱、民生疾苦等相关题材,而较少选择那些风花雪月的内容进行创作。如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作品,都是对现实苦难的思考和批判,这些作品的内容显示了杜甫深沉如斯的风格。
再比如,王维的风格,往往呈现“意境深幽”的特点,这也体现在他对作品内容的选择上。王维更多地选择自然山水作为表现对象,着重在自然景物的动静之中寻找宇宙的本体所在,因此,作品风格往往意境深幽,富有禅意。
可见,艺术风格在内容上的体现是一个重要层面。
(二)体现在形式上
艺术风格还体现在形式上。
比如,普鲁斯特的作品从句、长句的分布频率较大,而海明威的作品则短句的分布频率较大,这就形成了两位作家不同的风格特色。
再比如,王家卫的影片往往风格化特别浓厚,前景的遮挡,升格镜头里舒缓的弦乐,大量的人物独白,这些都是王家卫影片与其他导演作品明显区分的地方。可见,独特的形式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
▲影片:《花样年华》
▲王家卫的电影,总是喜欢在前景部位设置遮挡,形成了独特的构图风格
又比如,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单从语言特色上,就能看出二者的风格差别。李诗在遣词造句上富于奇特的想象(如“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超常的夸张(如“燕山雪花大如席”“一风三日吹倒山”)、高度的虚拟(如“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在语言节奏和旋律上则奔泻急促、迸发突进、气势磅礴(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凡此都显示了其豪放的风格。
杜诗在遣词造句上侧重精细的写实(如“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鲜明的对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紧密的结构(如“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雨色动微寒”“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在语言节奏和韵律上则回旋舒缓、跌宕顿挫、凝重深沉(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显示出沉郁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