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制度研究方法

一、分级诊疗制度研究方法

本研究梳理并分析了分级诊疗制度的实践历程,进一步阐释分级诊疗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探究了分级诊疗有效运行机制,确立、探索、验证了分级诊疗运行的主要因素,确立了分级诊疗制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整合型医疗服务机构实施分级诊疗制度的典型案例,进而提出分级诊疗发展与提升的思路与对策。因此,本研究融合管理学、统计学、哲学的研究技术和方法,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究,本研究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一)文献分析法

文献分析法利用收集某研究领域的文献资料,来分析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状况,从而引出观点。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梳理,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运行机制及评价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对政策过程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提炼,进而为本研究研究视角与思路的确定供依据。通过阅读大量的中外文书籍、论文等,总结和归纳我国不同时期分级诊疗政策研究历程,并对分级诊疗制度的内涵和特征的概念进行界定。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分级诊疗有效实施形成的思路和策略进行补充研究。

(二)探索性案例分析法

探索性案例分析法适用于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概念、范围以及内在联系不熟悉不了解的情况,主要用于收集初步数据,来启示研究问题的真正性质,并提出若干假设或新构思的一种研究方法。本研究基于政策过程理论和激励理论等相关理论,依据选取的分级诊疗典型案例,通过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探寻存在逻辑关联,进而把握分级诊疗持续有效运行的内在机制。

(三)CRITIC赋权法

CRITIC赋权法是客观的一种权重赋权法,权重计算通过对比强度和冲突性来明确。对比强度是各个样本在同一指标的数值差距,用标准差来体现,标准差越大代表样本的数值差距越大。冲突性指不同指标间的冲突性,以相关性为基础,指标之间相关性越强,说明指标间冲突性越低。本研究使用CRITIC赋权法针对分级诊疗制度绩效展开评价,主要用于确定分级诊疗制度各绩效指标的权重值。

(四)灰色关联度法

灰色关联度法是一种灰色系统分析方法,用于评测指标之间的关联程度,非常适合分析动态发展的研究对象。本研究运用灰色关联度法以福建省整合型医疗服务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分级诊疗制度绩效进行评价,基于R语言将CRITIC赋权法与灰色关联度的方法加以整合,对福建省分级诊疗制度的政策实施绩效进行测度,对福建省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绩效进行层级划分和定位。

(五)障碍因素分析法

障碍因素分析法是通过各指标数据计算得出各指标对绩效水平阻碍作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有助于系统分析各绩效指标障碍程度,识别出影响绩效水平的最主要障碍因素。本研究运用MATLAB软件编程,通过障碍因素分析法识别影响分级诊疗制度运行的主要障碍因素,从分级诊疗资源配置、分级诊疗管理制度建设和分级诊疗实施效果等方面,提出提升分级诊疗发展水平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六)BP-DEMATEL方法

BP神经网络适合对复杂非线性问题进行描述分析。DEMATEL方法适合对复杂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并对影响因素按照其重要性进行排序。本研究使用BP-DEMATEL方法针对分级诊疗制度绩效评价指标的相互作用情况展开深入研究,从相对客观的角度将这些分级诊疗制度绩效评价指标划分成原因类和结果类这两类。

(七)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来了解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并进行归纳总结的一种分析方法。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伦敦、洛杉矶、上海和深圳这4个地区整合型医疗服务模式下实现分级诊疗过程的案例分析,验证分级诊疗有效运行机制的合理性,进而对这些分级诊疗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归纳和对比,较好地诠释了这些分级诊疗发展过程和规律,并给出完善分级诊疗建设的有效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