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管理制度建设
从表9-3中分级诊疗管理制度建设的评价结果计算并排序可得,三明(0.8936)>厦门(0.8064)>泉州(0.6718)>福州(0.6178)>莆田(0.5894)>南平(0.4493)>龙岩(0.4305)>宁德(0.4258)>漳州(0.4151),三明、厦门、泉州的排序和整体绩效值的排序保持一致,说明分级诊疗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漳州、宁德的总体绩效并不理想,主要的原因之一在于分级诊疗管理制度建设这部分做得较差;龙岩整体绩效水平不错,但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却后退了3位。下面从“激励制度建设”和“分工合作制度建设”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激励制度建设
“激励制度建设”由“政府财政投入政策”“医保激励制度”“医疗机构工作质量考核制度”和“医疗机构人事薪酬制度”4个指标组成。
从表9-3可得,三明和厦门在“分级诊疗管理制度建设”排名位居前两位的原因在于“政府财政投入政策”和“医保激励制度”的建设非常到位,三明“政府财政投入政策”和“医保激励制度”的灰色关联度值分别为1和0.9043;厦门“政府财政投入政策”和“医保激励制度”的灰色关联度值均为1。龙岩的“政府财政投入政策”和“医疗机构工作质量考核制度”的灰色关联度值仅分别为0.4000和0.3334,排名靠后。
4个指标中,“医疗机构工作质量考核制度”这一指标在4个指标中所占权重最大。“医疗机构工作质量考核制度”是规范医疗机构合理开展诊疗工作、降低医疗费用、节约医疗成本和吸引患者就诊的重要原因。例如:2018年,三明市第一医院整合型医疗服务机构的“医疗机构工作质量考核制度”得分为9.3704,排名第一;龙岩市第一医院整合型医疗服务机构的“医疗机构工作质量考核制度”仅得分3.1111,排名靠后。2019年,三明市第一医院整合型医疗服务机构的“医疗机构工作质量考核制度”得分为9.3704,排名第一;龙岩市第一医院整合型医疗服务机构的“医疗机构工作质量考核制度”仅得分3.5337,排名靠后。2020年,三明市第一医院整合型医疗服务机构的“医疗机构工作质量考核制度”得分为9.4693,排名第一;龙岩市第一医院整合型医疗服务机构的“医疗机构工作质量考核制度”仅得分2.0000,排名靠后。龙岩现有的“激励制度建设”无法很有效地支持分级诊疗的开展,多数整合医疗服务机构是在政策压力下应付了事,医疗机构工作质量考核制度不够健全,执行不够到位。
(二)分工合作制度建设
“分工合作制度建设”由“资源整合制度”和“资源分工制度”2个指标组成。
从表9-3可得,三明和厦门在“分级诊疗管理制度建设”排名位居前两位的原因还在于“资源整合制度”和“资源分工制度”建设也很到位。三明在“资源整合制度”和“资源分工制度”灰色关联度值分别为0.9614和1,均排名第一。厦门在“资源整合制度”和“资源分工制度”灰色关联度值分别为0.8929和0.5419,均排名第二。龙岩的“资源整合制度”和“资源分工制度”灰色关联度值分别为0.3553和0.3333,均排名最末。
两个指标中,“资源分工制度”这一指标所占权重最大。分级诊疗强调“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其核心是要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共享资源,“资源分工制度”则是分级诊疗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保证双向转诊的顺畅和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主要措施。例如:2018—2020年,三明市第一医院、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三明尤溪县总医院整合型医疗服务机构的“资源分工制度”得分均为10,龙岩市第一医院整合型医疗服务机构的“资源分工制度”得分均为3分。2018和2019年,龙岩武平县总医院整合型医疗服务机构的“资源分工制度”得分均为5分,2020年龙岩武平县总医院整合型医疗服务机构的“资源分工制度”得分为5.5分。对于龙岩的分级诊疗发展现状来说,应该高度重视“资源分工制度”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作用,必须根据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做好职责分工,确定各自诊治的病种,完善资源整合制度,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动分级诊疗的持续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