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激励机制建设,完善医疗反馈制度

四、注重激励机制建设,完善医疗反馈制度

行为激励建设是目前开展分级诊疗工作中很重要的影响指标,是分级诊疗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必须引起各部门各单位的高度重视,通过分析各分级诊疗主体自身条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建立激励机制,贯彻落实监督反馈机制,适时调整工作方案和激励政策促进分级诊疗的持续优质发展。

英国凭借全科医学终身教育体系和丰厚的薪酬待遇政策,实现全科医生队伍的日益壮大,持续提升了全科医疗服务水平。在英国,全科医生的薪酬高过专科医生,激励越来越多的医学生成为全科医师,稳定了全科医生数量。英国大部分全科医生自办或合伙办诊所,开展全科医疗服务,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体系下自负盈亏、优胜劣汰,竞争的环境激励着全科医生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在竞争市场中获得优势。在市场化的竞争机制和高薪酬待遇制度以及相关激励政策,调动了全科医生工作积极性,推动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获得签约居民的信任;有助于加强疾病的预防,减少疾病的发生;激励全科医生把关好患者上下转诊的审核工作,尽力在诊所诊治好疾病,降低医疗费用、减轻医疗负担。

深圳罗湖采取分级分类补助的方式推进财政补助工作,针对基层社康中心的基本医疗补助逐步提高,针对三级医院普通门诊的补助则逐步降低。激励基层社康中心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工作,鼓励三级医院减少普通门诊量提升急危重症病种的救治占比,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基层首诊、分级转诊的分级诊疗体系。开展医疗收费制度改革,实行分级收费,鼓励上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激励基层医疗机构做好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行总额管理和结余奖励相结合的医保管理政策,如罗湖公立医院集团年度总额不超过目标金额,其基金结余由罗湖公立医院集团进行自主绩效奖励分配,调动了上下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参加分级诊疗管理的积极性。如表10-1所示。

表10-1 深圳罗湖公立医院集团三家区属医院薪资福利和医疗服务开展情况

续表

上海市通过探索试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化工作量绩效考核,医院及医联体以质量和绩效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及医保实施的总额预算框架下的医保预付制等,建立正向激励机制以促进医疗机构提供和整合医疗服务。2018年底发布实施意见,明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所产生的签约服务费用于绩效分配部分纳入绩效工资统一管理,单独核算,以确保家庭医生收入水平。社区按标化工作量确定不同家庭医生的薪资待遇,部分社区服务中心探索多种方式的激励措施,鼓励整合型服务的实践探索。徐汇区大华医院对专家下沉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按照300元/半天的补助标准进行补助,同时将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的医疗服务情况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得分。嘉定区由区政府单列绩效,对区级医院专家下沉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按照250-500元/半天的补助标准进行补助。有效补充了基层医疗资源,推动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的不断上涨,提高基层首诊占比,提升上级医院的综合医疗水平,建立高效运转的分级诊疗体系。如图10-21所示。

图10-21 上海市基层医疗机构和医院执业医师数和诊疗人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