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

三、强调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

新医改指出要将基本医疗卫生作为公共产品提供给全民,注意维护医疗卫生公益性。在具体卫生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医疗卫生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第一出发点。多项措施并举,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规范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全面提供优质且低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在新医改政策颁布之后,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助力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缓解“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如《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意见》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发布,启动国家的基本药物制度。从国家层面,要求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将人民健康的权益维护放在第一位,实行医药分离等改革方案,均突出并强调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

实现公立医院坚持社会公益性,需要政府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有研究显示财政保障是实现医院公益性的决定性影响因素。2012年的政府卫生支出是2003年的7倍,尤其是在2007年、2008年、2009年增长率均在40%左右,这说明在该阶段政府开始逐步认识到了医疗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殊性,坚持医疗机构的公益性特质,保障全民健康。2015年4月29日,李克强总理批示指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以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三医联动,破除以药养医。”紧接着,全国开展了多种有效的医改模式,回归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包括福建省三明综合改革模式、安徽新农合大病保险模式和上海家庭医生签约模式,通过推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医保支付制度、推行收支两条线、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和取消药品加成等方法,保障居民就医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