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启示

二、研究启示

制度变迁理论为本研究中对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演进、概念和运行机制研究起到重要作用,具体启示内容如下。

(一)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分析分级诊疗发展历程

制度政策通过不断完善和更新迭代,从不平衡转换成平衡的状态,这是制度变迁的核心内涵。制度政策制定的过程会受经济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制度政策具有不同的特点,形成了制度政策发展的历程。制度变迁的大多数情况之下是逐步和循序渐进式的,因为人类社会制定的制度政策大多数是先从各种非正式约束的干预开始的。因此,在分析分级诊疗制度时,应该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的政治经济、价值观念、资源等多要素进行考量,渐进式地分析分级诊疗制度的概念和运行机制。

(二)重视分级诊疗制度路径依赖,解析分级诊疗运行机制

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路径依赖,当制度变迁进入某条特定通道或路径,就很可能对这条通道或路径产生依赖性,而且这种依赖性会不断强化。分级诊疗作为一项医改制度,同样也存在路径依赖,在过去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国民就医十分自由,渐渐的群众都养成了自由就诊医疗机构的就医习惯,这种就医选择会被这种依赖性不断强化,导致了医疗资源配置倒三角的情况,这种错误的路径依赖会阻碍制度变迁的进展历程,导致制度政策向越来越无效率的状态发展。这给医改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分级诊疗作为一项变迁的制度,其核心目的就是合理分配有限的医疗资源,整合和重组医疗资源,引导居民基层首诊,养成良好的就医习惯,提高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这些启示直接影响了分级诊疗机制的形成可以从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阶段、互动交流阶段、医疗资源转化阶段、分工合作管理阶段、激励相容阶段和反馈阶段六个阶段的运行视角上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