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级诊疗制度的内涵、特征、研究热点和实践演进的研究
2025年10月13日
一、对分级诊疗制度的内涵、特征、研究热点和实践演进的研究
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分级诊疗制度内涵和特征的研究,结合我国目前的国家战略方针政策,将分级诊制度建设与健康理念深度融合,提出分级诊疗制度的内涵为:通过医疗卫生服务整合过程,使卫生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和最优配置,从而达到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效率和效益,控制医疗成本,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为患者提供连续的、可及的、围绕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服务,进一步提升国民健康水平。且具有连续性、激励性、双向性、发展变化性和经济性等五项特征。通过citespace法对分级诊疗的研究热点和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应从制度层面寻找创新之路是有效推进分级诊疗的有效路线。进一步对分级诊疗制度进行研究,基于制度变迁理论,通过文本分析法和描述性分析法,从发展的视角,对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实践演进历程进行研究,认为分级诊疗制度可划分为:划区分级指定就诊(1949—1978年)、“倒金字塔”就医流向(1979—2008年)、新医改分级诊疗制度启动(2009—2015年)、健康中国战略下的分级诊疗制度推进(2016年至今)这4个阶段,分级诊疗制度经历了从效率优先到公平优先的转变,即政府从效率优先(集中资源重点突破——关注长远持续发展),到注重公平(长短兼顾——全民健康),这一过程体现了我国分级诊疗体系以人为本,并不断深化的理念。分级诊疗制度的实践历程发展越来越深入,但运行机制还未完全建立,若要进一步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发展,需要建立严谨的机制,将短期效益与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才有利于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