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金字塔”就医流向(1979—2008年)
2025年10月13日
第二节 “倒金字塔”就医流向(1979—2008年)
这一阶段是我国改革开放到新医改实施的前期,分级诊疗制度经历了从松动到被重新探索的过程。随着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医疗卫生领域走向市场化,更加重视短期效果,满足国民的治病需求,“划区分级分工医疗服务制”产生了与现阶段社会需求发展相矛盾之处。竞争模式下,医院因占有更多医疗资源而越来越强,功能定位逐渐模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逐渐降低;经济复苏释放了群众医疗服务需求,重建的三大医疗保险制度增加了患者的就医选择权,促使患者涌向大医院就诊,形成“自由选择式”就医模式,分级诊疗格局彻底打破,就医流向呈“倒金字塔”格局。随着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凸显,医疗系统市场化改革绩效低下,无序就医问题严重,国家开始重视优化配置医疗资源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卫基妇发〔1999〕第326号),提出强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方针。《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首次提出“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探索社区首诊制试点”。2007年随着卫生部推出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制度作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分级诊疗的思路逐渐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