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研究发表期刊、合作机构与作者分布

三、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研究发表期刊、合作机构与作者分布

(一)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研究发表期刊分布…

发文量排名前 5 位的期刊分别为:《中国全科医学》(287 篇,23.28%)、《中国医院管理》(137 篇,11.11%)、《中国卫生经济》(126 篇,10.22%)、《中国卫生事业管理》(98 篇,7.95%)、《卫生经济研究》(81 篇,6.57%)。发文量排名前15位的期刊中,9 本期刊属于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4本期刊来源于 CSCD,2本期刊来源于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无 CSSCI。发文量前5位的期刊均来源于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发文量合计729篇,超过总发文量的一半(见表3-1)。

表3-1 1949—2019年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相关文献发表期刊分布(前15位)

续表

(二)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研究合作机构分布…

对1233篇文献按照研究机构来源进行精炼统计,将数据导入CiteSpace软件,选取节点类型(Node Types)中的机构(Institution),算法选择Pathfinder,其他选项按照默认设置。输出结果中,圆形覆盖面积(相应表现为研究机构字体的大小)代表作者署名机构出现的频次,面积越大,出现频次越高;圆与圆之间的连线表示各机构间的合作情况,连线与合作频繁呈正比,连线节点为合作中心。

在全国分级诊疗制度研究成果高产机构的分布中,主要包括:

机构合作群1: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为核心,与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农村健康服务研究中心、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遵义医学院管理学院、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健康政策与管理研究院(智库)、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医院、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等有过合作。

机构合作群2:以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和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为核心,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原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原哈尔滨市卫生计生委、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地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等有过合作。

机构合作群3:以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为核心,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市长宁区卫生计生委等有过合作。

机构合作群4:以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为核心,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有过合作(见图3-2)。

图3-2 1949—2019年我国研究分级诊疗制度研究机构合作分布

(三)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研究作者分布…

对1233篇文献按照核心作者和作者间的合作进行精炼统计,将数据导入CiteSpace软件,选取节点类型(Node Types)中的作者(Author),算法选择Pathfinder,其他选项按照默认设置。核心作者(前22位)结果见表3-2,作者间的合作情况见图3-3。

表3-2 1949—2019 年我国研究分级诊疗制度核心作者分布(前 22 位)

由于软件功能的限制,对作者的发文统计暂无法按照通信作者或第一作者进行识别,因此可能存在该作者在分级诊疗制度研究领域不是以通信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篇数的累计研究。统计分析发现,发文量最多学者的发文累计数为26 篇。根据普赖斯提出的“平方根定律”可确定某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人数,公式为:N指发文量最大值,nmax指最高产作者的发文数量,核心作者人数即为发文量大于等于N的总人数。根据公式计算得出N=3.82,因此该领域发文数≥4篇的作者即为核心作者。统计结果得出,核心作者共有68位,共发文457篇,占文献总数的37.28%。合作图谱中节点大小表示作者发表论文的数量,数量越多,节点越大;作者呈现的字体大小与作者出现的频次呈正比,即字体越大,频次越高;作者间的连线反映合作关系的强度,连线越粗,合作程度越高,反之亦然。通过图3-3可知,共有 302 个节点、566 个连接,网络密度为0.0125。

图3-3 1949—2019年我国研究分级诊疗制度文献作者的合作分布

(四)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研究热点

研究热点通常为某段时间内相互联系紧密、数量较多的文献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关键词是作者对其研究内容的高度凝练,能很好地体现文章的核心内容,因此,通过对关键词出现的频次统计分析,能很好地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整理文献发现,“医联体”和“医疗联合体”、“影响因素”和“影响因素分析”为一个概念,高频次数目可叠加,因此,经过整理后,将数据导入CiteSpace软件,选取节点类型(Node Types)中的关键词(Key word),算法选择Pathfinder和Pruning sliced networks,其他选项按照默认设置。得到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图谱中字体越大表明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

结果显示除“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作为检索关键词出现频次较高外,出现频次排名前5的关键词依次为:社区卫生服务(364次)、影响因素(337 次)、医联体(243次)、全科医生(185次)、效果评价(152次)。从中心性值看,除“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作为研究主题而最强外,中心性排名前 5 的依次为:“社区卫生服务”(0.24)、“医联体”(0.22)、“影响因素”(0.19)、“医疗保险”(0.13)、“全科医生” (0.12)。从爆发点看,热门排名前 5 的为:“影响因素”(69.59)、“社区卫生服务”(42.28)、“效果评价” (37.29)、“全科医生”(28.58)、“医联体”(10.15)。由此可见,“社区卫生服务”“医联体”“影响因素”“全科医生”一直是分级诊疗研究领域的热点名词(见图 3-4)。

图3-4 1949—2019年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对比关键词顺位和中心性顺位可以发现,有一部分词频顺位不高但中心性顺位较高,主要为:“医疗服务体系”“糖尿病”“医疗资源”“初级卫生保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中国”,说明很多研究围绕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家庭医生签约、慢性病、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间的改革研究。

(五)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研究演化历程…

为了从总体上分析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结构及演化进程,本文对1233 条文献记录通过CiteSpace软件中的Time-zone视图,选10年作为一个时间区段方式显示关键词网络节点随时间变化的结构关系,并根据图谱聚 类算法自动聚类,使用对数似然率算法提取聚类标签,以及前10位突现性名词。

结果显示,1949—1978年出现了“爱国卫生运动”“床位”“门诊病人”聚类标签;1979—2008 年出现了“医疗”“医疗保险制度”聚类标签;2009—2018 年出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险”聚类标签(见图3-5)。1949—1978 年出现了“效果评价”“影响因素”“医疗”关键词;1979—2008 年出现了“病人”“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关键词;2009—2018 年出现了“分级医疗”“医疗服务体系”“分级诊疗”关键词(见图3-6)。

图3-5 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研究 Time-zone 视图

图3-6 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研究突现性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