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研究高产期刊、机构合作与作者分布分析

二、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研究高产期刊、机构合作与作者分布分析

从高产期刊分布上看,虽然存在所属研究领域的期刊在学术界的劣势,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分级诊疗的研究成果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从机构合作分布看,卫生行政组织(政府内行动者)及政府研究机构、医学研究机构、学校研究机构智库、利益集团(卫生服务组织,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参与分级诊疗制度研究,与高校共同构成研究的主体,学术合作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推动了分级诊疗制度研究的进步与发展。

从作者分布看,核心作者指在某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且发挥重要作用的学者。科研常是一种团队活动,多数文章通过作者间协作完成,作者们通过各自优势取长补短,从而提高研究深度与广度,因此分析文献的核心作者与作者间的合作分布极为重要。从统计结果得出,核心作者发文总数尚小于论文总数的一半,可以认为目前我国对分级诊疗制度的研究领域还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

从作者间合作分布看,分级诊疗制度研究作者间的合作交流较局限,形成的合作群呈现群体内合作交流研究较频繁,群体间相对较少现象,不利于对分级诊疗研究水平的提升,这可能与他们研究的切入点不同所致。目前国内研究基本形成以张亮、方鹏骞、卢祖洵、王朝昕、卓朗、梁鸿为核心的作者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的张亮团队研究内容多是从乡县两级医疗机构角度研究分级诊疗制度,内容包含对县乡服务协作、县级医生服务分工与协作、乡县两级医疗机构住院服务路径探索等;华中科技大学健康政策与管理研究院方鹏骞团队主要从医联体、“三医联动”、公立医院角度研究分级诊疗制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卢祖洵团队多从“社区首诊”的角度进行探讨;同济大学医学院的王朝昕与两个研究网络均有合作,一是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罗力、白鸽、张天天等合作,主要关注门诊、康复和长期护理分流与分级诊疗相关的研究,另一个是与同济大学附属的医院合作,主要研究高血压双向转诊标准的现状、上海市分级诊疗现状系统评价、基于分级诊疗的区域卫生三维协同模式探讨及双向转诊的突破口剖析方面;徐州医科大学卓朗等研究者研究内容主要从徐州市居民(需方)知晓率、意愿情况研究分级诊疗;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梁鸿团队从“医联体”和“家庭医生签约制”角度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