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市场化医疗保健体系,拓宽患者就医途径
美国医疗保险制度多样化特征显著,保险种类丰富、涵盖范围广,不同类型医疗保险通过市场竞争为患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医疗保险选择,满足患者各种就医需求。同时,医疗保险通过医疗费用报销政策引导患者的就医流向,并辅以家庭医生制度实现科学转诊,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医疗成本。
(一)注重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构建分级诊疗网络
美国实行的是“非强制性医疗保险制度”,即通过市场化运作满足患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而仅对部分特殊群体实行公共医疗保险制度。因此,美国政府能够通过医保报销比例的差异引导患者就诊选择和流向。具体来说,一是要求严格执行家庭医生制度,由家庭医生对患者病情作出判断和转诊建议,患者才能获得相应的报销补偿,否则报销比例很低甚至无法报销。二是在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内实行分类管理,保险方事先对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内的医疗资源进行分类,包括“关键网资源、推荐类资源和不推荐资源”3种,并针对性制定相应的报销标准,根据患者选择就诊资源的类别分档支付医疗费用。
图10-3 美国全科医生培训体系
(二)降低就医成本,提高分级诊疗效率
美国利用经济手段和政治手段对医疗服务的供需双方实行有效制约。例如,美国在推行DRG支付过程中,运用经济手段引导患者遵循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原则,促使医疗机构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医疗负担,不仅实现了美国老年医疗保险控制费用增长的目标,还提升了医院甚至整个医疗行业的工作效率,提高分级诊疗的效率。因此,美国分级诊疗的实现有赖于体系和机制的相互作用,即通过家庭医生制度、健康公民计划等实现降低医疗成本、供需双方平衡和减少“诱导需求”的目标。在经济和政策的双重引导下,不仅减轻居民就医负担,降低就医成本,更实现了合理的转诊格局,建立了高效的分级诊疗体系。如图10-4所示。
图10-4 美国卫生支出构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