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启示

二、研究启示

政策过程理论为本研究中对分级诊疗运行机制的形成研究起到重要作用,具体启示内容如下。

(一)结合分级诊疗环境和背景,剖析分级诊疗政策过程

政策过程会受经济社会环境和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政策过程具有不同的特点。由于政策过程分析具有主观能动性,需要运用客观和科学的处理方法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政策分析是一个系统性科学,应使用多元研究方法和多种政策模式对政策过程展开系统分析。对政策过程的梳理和对政策内容文本的挖掘,有助于全面、系统地理解政策的制定及作用规律。从新中国成立到现今的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时代,国际环境处于动态变化中,国内发展环境也发生了重大革新,无论从政治、经济方面,抑或是政策制定者和国民对健康需求的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在分析分级诊疗运行机制时,应该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的政治经济、价值观念、资源等多要素进行考量,以更好地剖析解读政策过程每一阶段的内容和特点。

(二)注重政策过程变化,揭示分级诊疗运行机制

政策过程理论强调政策的动态变化过程。阶段框架理论体现了政策的动态变化过程,有助于准确剖析分级诊疗的政策过程,探究分级诊疗政策决策者和政策参与者的关系,探寻分级诊疗主体参与政策过程的路径和规律,反应分级诊疗政策过程中不同阶段产生政策影响力的大小。分级诊疗的本质和最终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分级诊疗政策过程就是为了实现分配社会资源、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引导居民基层首诊,养成良好的就医习惯,提高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用最小的代价、最低的成本保障社会公众的健康,形成可复制的分级诊疗运行机制。

(三)不断调整分级诊疗政策,最终实现分级诊疗良性循环

政策过程包括一系列事件或环节相互链接和彼此依存,包含多个步骤和阶段。多源流框架理论指出“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在政策窗口处耦合产生政策过程,政策可以在过程中任何一个阶段终止、重启和进入,有些过程也可以被缩短。”分级诊疗作为一项新的医疗政策改革制度,依托于现有的医疗服务体系,因此无法避免带有旧医疗服务体系的一些通病。分级诊疗以政策逐渐调整为主要方式,对以往政策行为进行不断修正,分级诊疗政策过程体现了政策的继承和不断调适渐进,最终实现持续发展的PDCA循环。这些启示直接影响了分级诊疗机制可以从投入、转化、管理、反馈等形成循环往复的运行视角上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