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羊龟山汉墓

(一)羊龟山汉墓

羊龟山位于狮子山北侧,南距楚王陵墓200米,山体海拔54.3米,为一平顶的圆锥形小山丘,山体上覆有较厚封土,汉墓遗迹较为明显,推测为楚王陵区的一座重要陪葬墓。2003~2004年,楚王陵管理处与南京大学遥感考古研究中心合作,对羊龟山进行了全面的科技考古遥感探测,并对山体上的人工封土做了考古调查。2005年配合狮子山公园规划建设,对羊龟山汉墓进行了局部钻探试掘,发现其墓道入口。

1.封土 依山而筑,呈圆锥形带状分布,山顶和山体四周覆有较厚土层。其底部较为平缓,向上逐渐收缩,呈现出明显的多层台状封土结构。因挖土采石和长年水土流失,封土破坏较为严重,许多封土的台层边线已不十分清晰。初步统计羊龟山汉墓封土台约为七层,每层封土台高约2米左右,台面宽度不均,上部3~4米,向下逐渐加宽至7~10米。封土顶部为一面积较大的平台,南北长约40米、东西约30米。封土中夹杂有大量西汉崖洞墓开凿出的碎石和汉代陶片等遗物遗迹。

2.墓道 建造在山体南坡中上部居中位置,墓道口位于羊龟山南侧第二层封土台下,为一在山体岩石上开凿而成的石质斜坡状直墓道,宽3.6米,墓道朝南,由南向北延伸,墓向南偏西7度,墓道前端距一层台面顶部封土深约1米,向下呈30度斜坡状逐渐加深,两侧墓壁与墓道面呈90度角垂直壁面。因山体石质不好,墓道两侧壁面使用大量条石和陶片垒砌,其间夹杂有一些铁钉等遗物。目前仅对墓道上部入口处进行了探掘,墓道后部结构待发掘。

经勘探调查,确认羊龟山为一座大型的西汉崖洞墓葬。该墓封土保存较好,其多层台式封土结构极为罕见,是徐州地区迄今发现西汉崖洞墓中仅见的一例。从对该墓的钻探情况来看,这是一座带有较长斜坡墓道的横穴式崖洞墓,其墓道入口处开凿于山体南坡中上部,并向山体内部和北端延伸,因此可初步确定该墓为坐北朝南而建,墓葬由南向北开凿,墓室位于山体中后部的岩石内。其墓道形制结构与已发掘的狮子山楚王墓并不一致,而与驮篮山楚王(后)墓基本相同。[5]羊龟山汉墓为一座典型的横穴式崖洞墓,这种墓葬建造类型是徐州地区西汉楚王与王后特有的陵墓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