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

(一)度

《汉书·律历志》载:“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本起黄钟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1]度即长度,或曰尺寸。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尺寸文字,主要集中在封门塞石上。文字表现形式或朱书,或錾刻。封堵各墓室的塞石较为粗糙,尺寸刻字较为简略,故不作为测试标本。封堵甬道入口的塞石较为规整,文字内容详细,是本测试的重点。

1.标本选择

因塞石较大,各块塞石及塞石各个面的完整程度不同。此次选择标本的原则一是需测试的面规整且无损伤,二是关于此面尺寸记录的铭文清晰。

2.测量方法

第一步:标注选定进行测试的塞石平面;

第二步:每个平面测试三个点,左右侧棱及中间一条与侧棱平行的线;

第三步:若数据差异较小,记录中间值;若数据差异较大,则说明塞石标本不规整,放弃标本。

3.数据记录

测试数据记录内容包括测试铭文内容、实测长度,以及经换算后一尺合今多长,单位统一使用厘米。换算标准参考《汉书·律历志》的相关记载,十寸为尺,十尺为丈。

甬道塞石共计16块,其中3块字迹缺损严重,现将字迹较为清晰的13块塞石铭文及测试结果列表如下。选择的标本序号分别为1、2、4、5、6、8、9、10、11、12、13。

表一 狮子山楚王陵甬道塞石尺寸铭文及实测数据登记表 (单位: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