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寝祭祀的方式

(二)陵寝祭祀的方式

在寝园内的祭祀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日祭于寝,日四上食”[23],这是指按照生前的饮食礼仪来进行上食祭祀。第二种,“时祭于便殿,以四时行园”[24],这是由丞相行园时举行的,皇帝并不亲自去寝园祭祀。第三种,“月一游衣冠冢”[25],每月皇帝在祭祀先帝之前,都要将其衣冠等物品从寝园中取出,送到长安城的宗庙中进行祭奠,完成之后再将其送回至寝殿。由寝园至宗庙有一条专用道,这条道路最早被称为“宗庙道”,后期被称为“衣冠道”或“游道”。[26]

陵寝祭祀自成体系,但又与宗庙祭祀关系密切。墓旁起寝,让宗庙祭祀制度随之进行了一些调整。比如在汉惠帝时,“月一游衣冠冢”需通过“宗庙道”至长安城内的宗庙,而这条“宗庙道”恰巧与连接未央宫和长乐宫的一条复道重合。因此有官员提出异议,认为子孙“乘宗庙道上行”为大逆不道的行为,提出“愿陛下为原庙渭北,衣冠月初游之,益广宗庙,大孝之本”[27]的建议,于是汉惠帝在高祖的长陵另修筑了原庙。这使得西汉的庙祭形成了分散的庙制。

综上所述,通过对宗庙祭祀和陵寝祭祀内容的梳理,能够看出虽然陵寝祭祀活动十分频繁,但其规模远不及宗庙祭祀。宗庙祭祀仍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且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具备巩固政权、维系宗族、凝聚民心的的功能。西汉时期的陵寝祭祀尚处于发展的阶段,与宗庙祭祀并行但处于辅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