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陵陪葬墓的性质及归属问题

(一)楚王陵陪葬墓的性质及归属问题

狮子山楚王陵墓周围发现的羊龟山汉墓、绣球山汉墓、骆驼山汉墓,以及北部的小型西汉墓群,其埋葬位置均处在狮子山楚王陵区范围内,而且这些墓葬与楚王陵墓的时代基本相同,首先能够确认为狮子山楚王陵的陪葬墓。从墓葬的规模大小、建筑形制等特征分析,这些陪葬墓的等级存在明显差异,其埋葬性质各不相同。

羊龟山汉墓位于狮子山北侧,是整个陵区内距离楚王陵墓最近、墓葬规模最大的一座陪葬墓。经考古调查,该墓的墓道与狮子山楚王陵墓同向,皆朝南,说明其墓葬位置处在楚王陵墓的后侧。对该墓探掘证明,羊龟山汉墓是一座带有斜长墓道的横穴式崖洞墓葬,这种墓葬形制代表了徐州地区西汉大型崖洞陵墓建筑的最高等级,与已发掘的北洞山楚王墓[11]、驮篮山楚王及王后墓[12]、龟山楚王及王后墓[13]、东洞山楚王及王后墓[14],均属于同一等级的墓葬形制,从而证明羊龟山汉墓的性质为一座西汉时期楚王或王后等级的崖洞陵墓。从已发掘确认的狮子山楚王陵墓,以及两墓所处的前后位置关系,推断羊龟山汉墓应为狮子山楚王陵的王后陵墓。[15]

绣球山汉墓和骆驼山汉墓,为从山顶向下开凿而成的竖穴式崖洞墓。这种墓葬与徐州地区已发掘的簸箕山西汉宛朐侯刘埶墓[16]、韩山西汉墓[17]、翠屏山西汉刘治墓[18]形制相同,属同一等级,皆为仅次于楚王和王后一级的西汉列侯及楚国王室贵族墓。从墓葬位置和出土遗物情况来看,两墓性质和归属又有所不同。绣球山汉墓位于狮子山楚王陵墓西侧近旁,该墓出土的一方墓主印章为“薛毋伤”,非西汉楚王刘氏成员,结合徐州地区早年发掘的龟山西汉楚王墓近旁的“丙长翁主”墓[19],推测绣球山M1可能为西汉楚王的翁主和翁婿合葬墓。骆驼山汉墓距离狮子山楚王陵墓较远,处在陵区西北的边远位置,该墓以南侧墓室所葬男性为主,北侧女性墓室较为简单属从葬地位,推测骆驼山M1可能为西汉楚王的一位王子及其妃妾的合葬墓。

狮子山楚王陵区北部埋葬的小型陪葬墓群,均为竖穴土坑木椁墓,这种墓葬形制在西汉楚国为等级不高的一般墓葬。从墓内出土的随葬遗物来看,陵区北部墓地的埋葬者均为女性,其中一座墓中出土了刻有“段翘”“妾翘”字样的鎏金双面穿带铜印。这与大云山西汉江都王陵发现的妃妾陪葬墓[20],埋葬情况较为相似。狮子山陵区北部的小型陪葬墓群,位于羊龟山王后陵墓后部,推测其性质为集中埋葬西汉楚王后宫嫔妃的陪葬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