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的地下邻居——“唐秋官尚书李晦墓考古成果展”纪实

汉景帝的地下邻居——“唐秋官尚书李晦墓考古成果展”纪实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李 库 石 宁

摘 要:汉景帝刘启与唐秋官尚书李晦先后葬于渭水北岸,成为跨时代的地下邻居。因为二者地理上的关联,加之李晦墓形制特殊,出土“三彩”器物较多,特色明显。2015年至2017年,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举办了临时性展览“汉景帝的地下邻居——唐秋官尚书李晦墓考古成果展”。该展览为原创性展览,展期18个月,分别介绍了李晦墓的形制、出土文物和其在唐代墓葬考古中的意义等,通过展览使观众感受汉文化的同时也享受到一脉相承的唐代文化熏陶。

关键词:李晦墓;展览;文物;特色

公元前153年,西汉景帝刘启开始在泾、渭二水之间为自己修建寿陵,其名“阳陵”,阳陵陵园规模宏大、结构对称、内涵丰富,是西汉帝陵建制成型的标志。岁月荏苒,汉王朝之后,历代亦不乏达官显贵者埋葬于此,唐秋官尚书李晦便是其中之一。这些穿越时空的来客,成为汉景帝刘启地下的“邻居”,见证着中国朝代的更迭,续写着文化的传承。(图一)

2014年,汉阳陵博物馆开始筹备“李晦墓考古成果展”事宜,展览于2015年年底成功开展,展览定名:汉景帝的地下邻居——唐秋官尚书李晦墓考古成果展。共展出三彩立俑、三彩骑马俑、三彩磨、三彩井、彩绘陶马和石椁模型等文物100多件,再配以考古现场的照片、墓葬结构图、墓室石门和石椁线刻画等,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李晦墓的形制结构和随葬器物。

汉代至唐代墓葬一脉相传,二者同时在汉阳陵博物馆展现给观众,汉唐文明在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这些能体现出我国古代陵墓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扬与光大,对人类文明发展生生不息的诠释!

图一 李晦墓在汉阳陵中的地理位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