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陵宗庙体现的五行思想

汉阳陵宗庙体现的五行思想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刘婷

摘 要:汉阳陵宗庙建筑受到五行思想的强烈影响,本文试结合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梳理五行思想应用于陵墓、建筑的考古学证据,分析汉阳陵宗庙在其修建时所秉持的理念。

关键词:罗经石;宗庙;五行学说;汉阳陵

1978年,咸阳市博物馆调查汉阳陵,发现一处以“罗经石”为中心的建筑遗址,推测是景帝寝园庙德阳宫。[1]199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通过钻探与部分发掘基本厘清遗址布局:遗址是一处占地约67000平方米的大型礼制建筑遗址,平面布局呈回字形,四角各有一座曲尺形建筑;遗址中部夯土台基边长54米,每边三个门,四周有砖铺地面和四神空心砖等堆积。[2]目前学界普遍承认罗经石遗址具有祭祀性特征,[3]极有可能是汉景帝陵宗庙。[4]

图一 “罗经石”遗址平面图(《走近汉阳陵》)

汉阳陵宗庙遗址中心夯土台呈正方形,其对称轴与正方向相吻合。围绕夯土台存在两重回廊性质的建筑遗迹,内层回廊以回纹砖铺地,四边门址各出土一四神纹空心砖,[5]用四神指示对应方位,四面的铺地砖、墙壁均涂以青、白、红、黑颜色。[6]例如,汉阳陵南阙门夯土外壁涂抹草拌泥,上施白灰面,然后涂朱;[7]东阙门发现青灰色(蓝紫色)草拌泥墙皮,[8]也是五行思想应用于实际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