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车、马模型

二、车、马模型

自殷墟出现车马随葬后,随葬数量不等的真车真马成为墓主生前身份地位的标志,是高等级贵族的丧葬习俗之一。使用实用的车、马随葬的传统一直延续到西汉中期,满城汉墓、山东曲阜九龙山汉墓和北京大葆台汉墓等即是例证。但是,这些车和马都埋在墓室或墓道内,而不像商周大墓那样在墓外另设车马坑。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只有诸侯王一级的墓葬才以实用车马殉葬,诸侯王以下等级的墓葬未见。

以木质车马模型随葬,在西汉初年已经出现,如湖北关沮西汉初年至文景时期的汉墓中出土一辆木质车马,包括车、马及御手,[3]但还不是普遍现象。西汉晚期以后不再使用实用车、马殉葬,普遍流行木质或陶质车马模型,即使是帝王陵墓也不例外。

西汉晚期开始使用车、马模型随葬而弃用实用车马,与明器的功能相似,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是墓主财富和希望继续享受舒适生活意愿的体现。此外,随着这一时期墓葬壁画、画像砖、画像石中车马出行等内容的出现,随葬实用车马显得没有必要,相较而言,人们可能认为壁画、画像砖、画像石中车骑出行的题材及象征性的模型车马在整个墓葬构筑理念中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