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认定与裁量规范适用指引》简介
《自首认定与裁量规范适用指引》这本书是由.蓝向东主编创作的,《自首认定与裁量规范适用指引》共有184章节
1
本书编写委员会
主 编 蓝向东 执行主编 辛尚民 王海虹 编委会主任 余 诤 编委会委员 栾广萍 张元元 孙淼淼 夏苗苗 黄 斌 编写人员 (以姓氏拼音为序) ...
2
准确理解、正确适用自首制度——向读者作的说明
应该说,刑事自首制度是我国刑事司法制度中比较成熟和完善的法律制度。我国《刑法》关于自首的规定清晰明了,理论界也形成了高度共识,最高人民法院也制定了不少关于自首制...
3
目录
目 录 本书编写委员会 准确理解、正确适用自首制度——向读者作的说明 第一部分 自首实务认定 第一章 自动投案的认定 【关键词:投案意愿】 犯罪后报警准备投案但...
4
第一部分 自首实务认定
...
5
第一章 自动投案的认定
...
6
【关键词:投案意愿】
...
7
犯罪后报警准备投案但又继续实施犯罪行为以及企图自杀的,均不认定为自首——王某伟故意杀人案[1]
裁判要旨 被告人实施犯罪后,电话报警准备投案自首,后发现实施的犯罪行为未得逞,又继续实施同一犯罪行为,后被公安机关抓获的,不应认定为自首。实施犯罪后,虽明知他人...
8
行为人作为投资人报案后未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的,不构成自首——王某平集资诈骗、合同诈骗及刘某清非法吸收...
裁判要旨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中,行为人作为投资人向公安机关报案后,经公安机关侦查认定其为犯罪嫌疑人的,如其不具有主动将自己置于司法机关控制之下的意图、未如实供...
9
报警后虽离开案发现场,但具有投案主动性的,应认定为自首——王某故意杀人案[3]
裁判要旨 犯罪嫌疑人作案后主动用实名注册的手机号码报警,后因故离开案发现场,民警在案发现场周边展开搜索后将其抓获,是否系“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又逃跑”,关键在于把...
10
在公共场所作案后虽滞留现场但没有主动投案的,不宜认定为自首——高某冬故意杀人案[4]
裁判要旨 被告人高某冬在公共场合作案后虽滞留在现场,但其没有主动投案的行为,亦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其有投案的主观意愿,而自动投案的本质属性是投案的主动性和自愿性,主...
11
非法集资案件中,随集资参与人报案但没有讲明自己是犯罪人,后被抓获到案的,不应认定为自首——路某涛非法...
裁判要旨 非法集资案件中因无法返还集资参与人钱款,相关业务员跟随集资参与人共同前往公安机关报案、说明情况,但并未表明自己是犯罪嫌疑人,后被抓获到案的,因缺乏自动...
12
报案后离开案发现场并非逃跑的,应认定为自动投案——崔某娇故意杀人案[6]
裁判要旨 案发后主动向公安机关报案,但在公安机关到达现场前离开案发现场一段距离的,在认定是否为自动投案时,应结合报案的背景、报案的内容、被查获时的地点、被告人行...
13
犯罪嫌疑人作案后已被当场控制,不具有投案的主动性和自愿性,不能视为主动到案——赵某故意杀人案[8]
裁判要旨 犯罪嫌疑人作案后虽未离开犯罪现场,但系被当场控制的情形下,不能认定为自动投案。 案情简介 被告人赵某因向王某讨要工资未果,蓄意报复,遂于2013年8月...
14
非基于犯罪嫌疑人的意思表示而由他人实施的投案行为,不应认定为自动投案——白某贵故意杀人案[9]
裁判要旨 自动投案是一个主客观相统一的概念。犯罪嫌疑人或其亲属客观上具有投案行为,是否构成自动投案,关键在于该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想要将自己置身于司法机关控制下的...
15
虽主动前往公安机关但不具备接受审查和裁判的主观意愿的,不应认定为自动投案——段某绑架、敲诈勒索案[1...
裁判要旨 在罪行被察觉之前,犯罪分子虽陪同被害人主动前往公安机关,但并不具备接受审查和裁判的主观意愿,而是逼迫被害人隐瞒真相、欺骗公安机关以逃避法律制裁的,该行...
16
基于错误认识到案的不能认定为自首——刘某丰抢劫案[11]
裁判要旨 被告人经户籍地派出所民警以其他事由电话通知到案后虽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但因其并非主动投案,而是基于错误认识被动归案,不能反映其投案的主动性,故不能认...
17
行为人前期有信电投案行为,后期不排除在投案途中的,是否可以认定为“正在投案途中”——卢某潘故意杀人案...
裁判要旨 行为人在案发后主动拨打电话报警,后逃跑,而后再次报警并准备去投案时在途中被民警抓获,属于“视为自动投案”中“正在投案途中”的情形。 案情简介 被告人卢...
18
知道侦查机关可能对其展开侦查,行为人仍滞留于可以明确查询到其藏匿地点等待的,不能认定为自动投案——李...
裁判要旨 自动投案的认定应从立法本意出发解释为投案的“主动性”和“自愿性”。其中,投案的“主动性”从客观行为上反映出行为人主动将自身置于司法机关控制下,并正价值...
19
电话投案后又被抓获到案的,可以认定为自首——张某恺聚众斗殴案[16]
裁判要旨 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后,打电话主动投案,公安机关暂未对其采取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之后未有逃避侦查的行为,公安机关后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且在被抓捕时...
20
作案后逃离现场,后拦截警车投案的,应视为自动投案——姚某波故意伤害案[17]
裁判要旨 犯罪嫌疑人作案后逃离现场,后拦截警车投案,应视为自动投案。 案情简介 被告人姚某波与被害人刘某某(男,殁年32岁)素不相识。2020年6月7日0时许,...
21
因为其他事由经公安机关通知到案的,不构成自动投案——王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18]
裁判要旨 犯罪嫌疑人作案后,公安机关已掌握犯罪嫌疑人犯罪线索或证据,以其他事由通知其到公安机关或指定地点,不应认定为自动投案。 案情简介 一审判决书认定:201...
22
【关键词:投案时间】
...
23
交通肇事逃逸的先行为不影响自动投案的认定——曹某磊交通肇事案[20]
裁判要旨 交通肇事逃逸的先行为不影响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的后行为构成自首。行为人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与之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构成自首的行...
24
在被监察机关调查谈话后再经公诉机关电话通知到案的,不应认定为自动投案——朱某、何某、赵某晖贪污案[2...
裁判要旨 犯罪嫌疑人在受到监察机关调查谈话后,未被采取强制措施。在审查起诉阶段,经公诉机关电话通知到案并被采取逮捕措施,此时犯罪嫌疑人是否还构成自动投案?是否构...
25
在被网上追逃过程中主动投案,到案后如实供述所犯罪行的,应当认定为自首——路某杰故意伤害案[23]
裁判要旨 准确把握被告人“自动投案”要件的实质内涵和时间节点是认定被告人是否构成自首的重要条件。从法律条文的规定以及刑事诉讼中自首制度设立的精神来看,被告人在被...
26
【关键词:投案对象】
...
27
向被害人投案的行为不构成自首——冯某诈骗案[25]
裁判要旨 被告人向被害人投案的行为不属于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投案,不属于自动投案,不能成立自首。 案情简介 被告人冯某于2019年3月至7...
28
【关键词:亲友送首】
...
29
亲友非出于投案目的带领侦查人员前来的,不能认定为自动投案——张某抢劫案[26]
裁判要旨 亲友非出于投案目的带领侦查人员前来抓捕时,被告人无拒捕行为,并如实供认犯罪事实的,虽然不能认定为自动投案,但可以参照自首的有关规定酌情从轻处罚。 案情...
30
作案后逃离现场,亲属协助抓捕的,不能认定为自动投案——史某华故意伤害案[27]
裁判要旨 犯罪嫌疑人在作案后逃离现场,后其亲属协助司法机关将其抓获归案,不能认定其本人构成自动投案。原因在于,在此种情况下,犯罪嫌疑人本人不愿将自身置身于司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