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马铃薯
2025年11月04日
第一节 马铃薯
马铃薯别名土豆、洋山芋,为茄科茄属中能形成地下块茎的栽培种,一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山区。1650年前后传入我国,主产区在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种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马铃薯在东北、西北及西南高山地区粮菜兼用,华北江淮流域以及南方各地则多作为蔬菜。2015年我国把马铃薯作为继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
马铃薯喜冷凉气候,种薯在4~5℃发根,5~7℃发芽。块茎发育肥大的最适温度为18℃,最适地温为15~18℃,当地温为25℃时,块茎生长减慢。茎叶生长以21℃左右最为适宜。马铃薯是喜光作物,光照强度不足,产量会明显降低。马铃薯前期对水分需要不多,随着植株的生长,对水分的需要逐渐增多,块茎形成时期需水最多,但水分过多,易引起病害,并且品质下降,不耐贮藏。马铃薯需要较多的氮肥,但也需要相当多的钾肥和磷肥。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广,一般旱地都可栽培,最宜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耕作层深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黏壤土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