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背天葵
2025年11月04日
紫背天葵
【品种来源】从我国南方地区引进。
【特征特性】别名观音菜,原产我国,主要分布于四川、重庆、广西、广东、贵州等地。植株多分枝,叶片肥厚光滑,叶面绿色,叶背紫色,叶缘锯齿状,茎和叶脉紫红色。植株高50~60cm,开展度30~40cm。以嫩茎叶食用,柔嫩细滑,略带腥味,风味独特。喜温,耐热,不耐寒,为常绿宿根性多年生植物,露地栽培冬季地上部全部枯死,大棚多层覆盖能越冬。一般667m2产量3000kg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1)扦插繁苗 采用扦插繁殖,露地一般在4月上旬进行。选择健壮母株,剪下枝条,枝条每段长6~8cm,带3~4片叶,按株行距10cm×6cm,将枝条插入土内约2/3处,浇透水后搭小环棚,并覆盖薄膜,15~20天生根成活后即可定植。大棚一般在11月中旬从母株上剪取枝条,每段枝条10~15cm长,可带2~3个分枝,剪去上部嫩梢和叶片,按行株距15~20cm见方插入苗床土中,浇透水后覆盖小环棚保温保湿,冬季做好保温工作,待翌年春季萌芽后可带土定植。
(2)定植 选择平整、肥沃、排灌良好的土地,每667m2施商品有机肥1000kg、三元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40kg作基肥。畦宽(连沟)2m,每畦种4行,株距35cm,每667m2定植3500~ 4000株。
(3)田间管理 紫背天葵生长期较长,采收期也长,对肥水需求较高。一般每采收1次需追肥1次,每次每667m2追施尿素10~15kg。
(4)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灰霉病、菌核病、白粉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烟粉虱、蓟马等,应及时防治。
(5)采收 当植株嫩梢生长至20cm时需及时采摘,一般采摘15cm长嫩梢,采收初期留基部2~3片叶萌发侧枝,以后留基部1~2片叶,不断采摘不断萌发新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