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练茭

青练茭

【品种来源】上海市青浦区地方品种。

【特征特性】属双季茭类型。植株长势中等,叶片稍下垂,叶色绿,孕茭整齐,采收集中,一般采收3~4次结束。熟性早,高温下结茭性好,茭壳青绿色,茭肉表皮淡黄色、略皱,茭肉乳白色、品质细嫩、不易发青,出肉率高。分蘖中等,单墩结夏茭15~20个、结秋茭10~15个,单茭重100g左右。667m2产量2000kg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1)育苗、定植 12月初进行育苗,割除定选种墩的地上部枯叶,挖取茭墩的1/2,排列在秧田中。每667m2大田一般需种墩400个左右。苗床田应平整,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各墩之间留5cm间距。定植期一般在4月上旬,也可适当提前到3月下旬,有利于早分蘖。定植时将种株连墩挖起,用刀分切成带2~3株苗的小墩,按70cm×80cm的株行距栽入大田,每穴苗3~5株,每667m2栽1200穴左右。定植时应浅栽,以苗基部与大田泥土持平为宜,有利于早活棵、早分蘖。定植后及时查苗、补苗,确保齐苗。

(2)田间管理 春季移栽半个月后,施1次速效肥,一般每667m2施碳酸氢铵50~70kg;隔10天左右再施1次重肥,每667m2施碳酸氢铵50kg加三元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20kg;7月中旬再追1次肥,每667m2施碳酸氢铵60kg及钾肥20kg;开始孕茭时重施孕茭肥,每667m2施碳酸氢铵80kg加三元复合肥20~30kg;进入越冬期后施冬肥,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3000kg、三元复合肥80kg;翌年3月中旬,每667m2施碳酸氢铵90kg左右;5月下旬采收夏茭时,不必再追肥。一般栽植后到分蘖前期保持5~6cm水层,以后适当加深水层至12cm左右,7月中旬以后加深水层至13~17cm,以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生长过旺的田块,可采取排水搁田的方法,控制地上部旺长。进入孕茭期,施好孕茭肥后,灌深水20~25cm,使茭白在深水中膨大,但水深度不能超过茭白眼。茭白采收结束后,及时脱水搁田。11月下旬割尽老叶,挖起种墩。12月底施冬肥后灌水。冬季以水防冻,结冰时保持3~5cm厚的水层。在无冰冻情况下,冬季和早春尽量保持1~2cm厚的浅水层。翌年3月底进入孕茭期后,水位逐步加深至20cm。茭白定植活棵后进入分蘖期,要进行中耕除草。8月上中旬进行1~2次清除老叶、病叶的工作,立春前后及时清除田间杂草。越冬茭田早春萌发新苗,苗高20cm左右时应及时疏苗,每墩留20株左右的健壮苗。一般在3月上中旬进行疏苗,用人工拔苗和烂泥块压茭墩中间苗的方法,分2次进行。经过疏苗,每667m2大田苗数控制在2.5万株左右。

(3)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茭白锈病、胡麻斑病、纹枯病等,主要虫害有二化螟、大螟、长绿飞虱等,应及时防治。

(4)采收 当茭白心叶短缩、肉质茎显著膨大、包裹茭肉的叶鞘中部稍有开口、3片外叶的茭白眼合在一条线上时,为采收的适期。一般2~3天采收1次,气温高时采收要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