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存在性问题的提出

一、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存在性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存在性问题即已凸显。1982年,佟德富等发表《谈谈少数民族哲学研究》一文,即明确强调“两年多来,我们在着手开展这项研究工作时,碰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我国少数民族有无哲学思想?……有些同志抱怀疑乃至否定的态度” (124) 。在以后的研究中,这一问题被逐渐深化,依次形成了三个紧密相关的问题:一是直问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有无的问题;二是如果中国少数民族有哲学,在什么形式下有的问题(范式说、阶段说、层次说);三是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关系问题(代表说或融入说、多元一体说、汉族哲学说)……正是这些问题的展开,深化了人们对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认识 (125) 。到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存在“已不只是一个价值判断,而且是一个事实判断,所以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哲学,其合法性是不应成为问题的。但是,对少数民族哲学研究范式的选择却有一个合理性的问题” (126)

关于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有无问题,最先发生在蒙古族哲学研究中,因为在中国首先倡议蒙古族哲学史的研究并列入整个学术规划的是内蒙古的哲学界,因而“蒙古民族有没有哲学和哲学史”即“曾经有人提出过怀疑” (127) 。“从我们刚刚着手研究《蒙哲史》的时候起,就有些人对之发出了种种议论。如蒙古族‘有无哲学’……” (128) 后来在各少数民族哲学研究中都发生过这一问题,如在朝鲜族哲学研究中,“有的同志认为,朝鲜族没有或很少有专门的哲学著作,因此朝鲜族不可能有或者很少有什么哲学思想” (129) 。“新疆的少数民族有没有哲学史?对此,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存在着模糊认识。他们认为新疆各民族的哲学史无甚显眼,即使有,也不过是与宗教掺合在一起的、毫无价值的大杂烩;在文艺方面,虽有一些历史性的成就,但在哲学史方面很难开口等。” (130) 其他各民族哲学研究都差不多遇到过这类问题,以至于有的学者就直接弃而不论,如:佟德富在《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概论》 (131) 中即没有讨论这一问题;黄庆印在《壮族哲学社会思想史》中也没有提出壮族有无哲学的问题并进行讨论,而是直接肯定“壮族是有自己的本民族的哲学思想的,壮族的哲学思想,亦是中华民族哲学思想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132) ;笔者在《土家族口承文化哲学研究》等著作中也没有讨论这一问题。其他如《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肯定“同汉族一样,各少数民族也有反映本民族特点的哲学思想(或哲学思想萌芽),它是中国哲学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133) 。当然,持肯定论者居多,有学者甚至认为,否认中国少数民族有哲学是一种主观偏见,并且认为“在哲学史的研究中‘主观偏见’是屡见不鲜的,而且积习太深,特别顽固,因此更需要解放思想。有些人宣扬西方有哲学史,而东方没有哲学史的观点,可是研究的结果表明‘过去被认为只是西欧各民族创造的产物,却原来是起源于东方各国民族的哲学方面’。历史雄辩地证明,‘东方各国民族’也有自己的哲学史。于是又有人宣扬先进民族有哲学史,而后进的少数民族没有哲学史的观点。有些人认为,蒙古人在‘精神智力方面没有发展,没有独立思维能力’,‘单纯地追求宗教思维’,‘蒙古人没有创造因明学,对哲学稍微有些爱好’,等等” (134) 。总之,中国少数民族有无哲学的问题长期以各种形式存在于哲学界,特别是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界。不过40多年来的研究实践证明,中国少数民族不仅有哲学,而且不少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与同期的汉族哲学或直接称为的中域哲学相比也毫不逊色,实际上达到了同期中域哲学的相应水平。